1 / 28
文档名称:

思维导图.doc

格式:doc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维导图.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维导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思维导图距离《广义脑图初论》的发表, 从提出到现在, 已有三年, 这篇文章我想用最直白的语言介绍一下什么是广义脑图。在此之前, 澄清一下术语是有必要的。“思维导图”和“脑图”是同义词, 即托尼布赞提出的“ Mind Map ”, 一种发散性思考的图式工具。所谓“图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用“图”这种方式去思维, 尽管这里的“图”可能也是很抽象的。我一般****惯用“脑图”这个词, 当然这是一种早期的叫法, 出自于珍妮特· 沃斯的《学****的革命》一书,这是我首次接触思维导图这个概念。在快速掌握了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之后, 自发地开始形成我自己的风格, 也是我后期称呼的“广义脑图”。可以说, 广义脑图的提出受到了思维导图的启发, 而且我也曾说过, 广义脑图可以看做是思维导图的一种深化、一种升级,尽管二者的差别其实是很显著的。相对于思维导图, 广义脑图更注重构建丰富而深刻的关联。它善于挖掘事物之间深层的联系, 善于追溯深层的本质, 同时将思维推向深度的极致。反映在表面上, 就是一张图错综复杂、交错联通, 连线的数目甚至要远大于模块的数目, 这是广义脑图的显著特点, 也曾一度作为广义脑图的定义。当然, 这个定义是定性的, 大体是讲, 那些关联很稠密的、连线数目大于模块数目的脑图都统称为广义脑图。当然, 这种“大于”具体到什么程度, 是两倍、三倍还是更多, 并没有严格的量的区分。但这却分离出了思维导图, 假设思维导图就像大多数使用者那样, 只注重单纯的发散, 那它的关联数目和模块数目是相当的。更精确地讲, 考虑到思维导图为树形图, 关联数目比模块数目少一。于是, 从外部形式上已经可以区分二者, 而从内在实质上, 广义脑图注重的除了“发散”这种关联,还有其它各种类型的关联的构建, 比如收敛、分析、综合、类比关联、对偶关联、逻辑推理关联等等, 都是客观存在的丰富而深刻的关联, 而且充分认识并运用它们对我们是有益的, 所以尽可能地挖掘关联并在脑图中构画出来。伴随着的,就是思维的向深层的不断推进,思维的深度在不断训练、挑战, 整体的思维的质(包括与深度相关的广度、速度等)将不断提升。可以看到, 广义脑图, 最终总是归结于思维——人的本质力量。试图通过脑图来找捷径的人, 却发现, 这里原来没有捷径, 不知对初学者是否有一点失望?本质的工作一点也不能少, 思维的训练、深化、升华, 这些工作一点也不能绕过, 也没法取代, 广义脑图能做的, 只不过是让这些本质的工作可以做得更高效一些、更舒服一些、更***一些, 而不是告诉你偷工减料。挑战思维难题、挑战思维深度, 挑战性的思维训练, 这些往往是初学者们最头疼的东西, 但却是广义脑图包括思维导图的灵魂所在。面对思维难关、思维挑战,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的欲望, 甚至只想避而远之, 那请你告别脑图吧, 毕竟它不只是一个“玩乐”的工具。所以, 现有的脑图理论大体分两个流派, 一者为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一者为我提出的广义脑图。其实无论思维导图还是广义脑图, 它的存在要远早于它的名字, 提出广义脑图, 并不是创造了它, 或许它已被某些人运用了很多年, 广义脑图本身就贴近思维本质, 它的雏形可能出现得很早,我这里的工作不过是一次总结,将之正式化、系统化!这一点我和布赞是共通的。两者相比起来, 思维导图更适合于制定策略, 主要运用于企业单位之类的商业机构以及日常生活,比如快速构想一些有益的点子。实际上, 思维导图并不适合于学****尤其是中国的这种应试学****我想大多数使用者多有此感受。首先, 这种发散式的形状往往不能运用在我们平日所学****的知识结构上, 况且我们学的知识都是给定的, 也没留给我们可以自由发散、自由联想的空间。而善于挖掘、构建深层关联的广义脑图此时就派上了用场, 它能更如实、更贴切、更有效地反映出客观的知识结构, 于是广义脑图更适合于学****准确地讲, 广义脑图更适合于学术性的、研究性的学****主要是用来把握专业的理论结构与创建自我的理论体系。甚至广义脑图可以作为学术工作者或终生学****者的一种人生规划,即“图式结构积累”, 一种终身性的整体性的升华过程。至于广义脑图是否适合于应试学****显然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理论上它是适合的, 但由于我本人一直缺乏这方面的动机,所以一直以来并未展现出什么显著的成果。思维导图的本意是让我们摆脱“线性笔记”的局限, 所谓线性笔记指的一行行依次记录的传统笔记方式,之所以称之为“线性”,是因为诸多语句或观点可以排列成一条线, 语句之间只有前有相邻的关系, 而没有跨域式的以及更丰富形式的关联。布赞着重披露了线性笔记的缺陷,( 尽管在我看来它还是很有益处的), 其最严重的缺陷就是无法凸显结构, 比如第一个句子和第三个句子是有联系的, 而在传统笔记中, 这条跨越式关联却很难构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