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doc

格式:doc   大小:3,13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5/16 文件大小:3.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波利亚《怎样解题表》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陕西师范大学 罗增儒 罗新兵
 1乔治·波利亚
 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在解题方面,是数学启发法(指关于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亦译为探索法)现代研究的先驱.由于他在数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数学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在他93岁高龄时,还被ICME(国际数学教育大会)聘为名誉主席.
作为一个数学家,波利亚在函数论、变分法、概率、数论、组合数学、计算和应用数学等众多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了以“波利亚”命名的定理或术语;他与其他数学家合著的《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不等式》、《数学物理中的等周问题》、《复变量》等书堪称经典;而以200多篇论文构成的四大卷文集,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将是研究生攻读的内容.
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怎样解题》(1945年)、《数学与似真推理》(1954年)、《数学的发现》(1962年)三部世界名著上,涉及“解题理论”、“解题教学”、
“教师培训”三个领域.波利亚对数学解题理论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怎样解题”表来实现的,而在尔后的著作中有所发展,也在“解题讲****班”中对教师现身说法.他的著作把传统的单纯解题发展为通过解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过程,他的目标不是找出可以机械地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而是希望通过对于解题过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由已有的成功实践,总结出一般的方法或模式,使得在以后的解题中可以起到启发的作用.他所总结的模式和方法,包括笛卡儿模式、递归模式、叠加模式、分解与组合方法、一般化与特殊化方法、从后往前推、设立次目标、归纳与类比、考虑相关辅助问题、对问题进行变形等,都在解题中行之有效.尤其有特色的是,他将上述的模式与方法设计在一张解题表中,并通过一系列的问句或建议表达出来,使得更有启发意义.著名数学家互尔登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会议致词中说过:“每个大学生、每个学者、特别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读这本引人入胜的书”(1952年2月2日).
2怎样解题表
波利亚是围绕“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
来开展数学启发法研究的,这首先表明其对“问题解决”重要性的突出强调,同时也表明其对“问题解决”研究兴趣集中在启发法上.波利亚在风靡世界的《怎样解题》(被译成14种文字)一书中给出的“怎样解题表”,正是一部“启发法小词典”.

2.1“怎样解题”表的呈现
弄清问题
第一,你必须弄清问题
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 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
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
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
拟定计划
回顾
第四,验算所得到的解.
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
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
下面是实践波利亚解题表的一个示例,能够展示波利亚解题风格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
2.2“怎样解题”表的实践
例1给定正四棱台的高h,上底的一条边长a和下底的一条边长b,求正四棱台的体积F.(学生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
讲解第一,弄清问题.
问题1.你要求解的是什么?
要求解的是几何体的体积,在思维中的位置用一个单点F象征性地表示出来(图1).
问题2.你有些什么?
一方面是题目条件中给出的3个已知量a、b、h;另一方面是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并积累有求体积公式的初步经验.把已知的三个量添到图示处(图2),就得到新添的三个点a、b、h;它们与F之间有一条鸿沟,象征问题尚未解决,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未知量与已知量联系起来.
第二,拟定计划.
问题3.怎样才能求得F?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而棱台的几何结构(棱台的定义)告诉我们,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从一个大棱锥中截去一个小棱锥所生成的.如果知道了相应两棱锥的体积B和A,我们就能求出棱台的体积F=B-A.①
我们在图示上引进两个新的点A和B,用斜线把它们与F联结起来,以此表示这三个量之间
的联系(图3,即①式的几何图示).这就把求F转化为求A、B.
图3
问题4.怎样才能求得A与B?
依据棱锥的体积公式(V=Sh),底面积可由已知条件直接求得,关键是如何求出两个棱锥的高.并且,一旦求出小棱锥的高x,大棱锥的高也就求出,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