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加高加固挡墙施工具体技术方案(终).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高加固挡墙施工具体技术方案(终).doc

上传人:taotao0b 2021/5/21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高加固挡墙施工具体技术方案(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 录
H型挡墙加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二、施工概况 1
三、加高挡墙施工ﻩ1
四、安全保证措施 5
五、环境保护措施 7
H型挡墙加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施工概况
本标段原线路起点位于苏洼龙隧道下游洞口与现有竹茨公路(XV07 线)交叉处(桩号K42+126.281),沿苏哇龙乡靠金沙江一侧新建,过苏哇龙乡后沿原有道路并结合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交通布置,终点为苏洼龙水电站永久大桥下游约550m(桩号K44+)。2017年10月18日,经监理组织业主、设计、承包商现场查看后,为减少征地协调困难,避免公路建设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决定对K42+600~K44+060段路线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本合同段H型挡土墙加高桩号为AK42+800~AK42+870右侧挡土墙,是在原有墙体基础上加高加固挡墙结构形式,加高高度3m,。
三、加高挡墙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脚手搭设
墙顶凿毛
钢筋种植
钢筋绑扎、安装
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捣、养护
模板、脚手拆除
清   场
2、 搭设浇筑脚手
由于本工程是对原有挡土墙进行加高处理,因此加高段挡墙施工前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在墙身左侧,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φ48钢管,立杆底部设置垫木,使立杆垂直稳定,不下沉,立杆间距为3m,大横杆间距为1.2m,小横杆间距为3m。
搭设时钢管大横杆接头错开,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脚手架底部设置扫地杆,保证脚手架稳定,满足钢度、强度要求。脚手板采用2m长的竹胶板拼接捆绑,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撑相连,以免施工过程中支撑松动,模板变动。
2、工作面处理
本工程挡土墙是在老挡土墙的基础上进行加高,为保证新老墙体结合的紧密性,因此对老墙顶部进行人工凿毛处理,并用水枪冲洗干净工作面。
3、钢筋工程
(1)植筋
根据图纸上的钢筋分部位置用电钻对老墙顶面进行钻眼深度1M,钻孔直径与所植钢筋直径匹配,钻孔处需灌注同标号砂浆后在插入植入钢筋。
(2)钢筋加工、安装
挡墙钢筋在钢筋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绑扎要求规格尺寸准确,绑扎牢固。
钢筋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有标牌。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进行化学分析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钢筋使用前将表面油漆、油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成盘的钢筋或扭曲的钢筋均矫直后使用。钢筋的切割、弯曲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