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因子DOE方法论
案例:
实验目的:找出影响BOLT GAP的因子,并实现Y不大于15mm
:印证实验目的,创建因子设计
:BOLT GAP越小越好,并实现Y不大于15mm
输入:-1 , +1
压力:800(-1),850(+1)
密度:100, 120
温度:40, 50
摩擦力:35, 55
锤子类型:1, 2
液压类型:1, 2
?
中心点是个曲率因子,其作用如下:
--可以做线性和非线性检定
--可以帮助实验制造纯噪音
--提高检定能力
如果中心点不显著说明是线性,如果显著,说明是非线性区间,需要进入深维度研究-响应曲面研究
中心点设定原则:
--当实验成本不够高,建议加入3个以上中心点,与反复实验搭配考虑
--有重复设定,中心点选择3个,无重复设定时,中心点选择5个。
--限制条件:实验情景应是可连续变化的。
结论:因为加入中心点条件限制,存在非连续变化因子,所以决定固定摩擦力(45)、锤子类型(1)、液压类型(1),决定只研究压力、密度、温度三个特性。加入3个中心点
,加入重复或反复?
:
--重复:短时间内多取样,不管取多少我们只看均值。重复的目的,更理想的估算水平中心,取样成本如果极低,一定要重复3次取样,这样中心评估能力会更加理想。
--反复:是不同时间内的多取样。反复实验的目的,协助实验制造纯噪音,提高实验的检定能力,如果实验成本不高,建议3次重复实验。
如果反复次数较多,重复次数可以考虑减少。
结论:实验成本低,考虑加入反复2次,重复3次
:全因子实验
:无
:有
(路径:统计-DOE-因子-创建因子设计),并采集数据
压力 密度 温度 Y1 Y2 Y3 Y
800 112 50 83 80 99
820 112 40 144 140 132
820 120 50 125 127 140
810 116 45 92 136 83
810 116 45 129 119 87
800 112 50 91 79 94
820 120 40 116 121 94
800 120 50 118 98 90
820 112 50 135 149 137
820 112 50 131 140 142
820 112 40 113 110 136
800 120 40 82 116 113
820 120 50 99 159 118
800 112 40 82 101 87
800 120 40 107 126 116
820 120 40 159 118 108
800 112 40 114 92 109
800 120 50 116 111 71
810 116 45 134 132 130
2。第二阶段;分析因子设计。
目的:得到Y=f(x),确定哪些因子值得存在函式内。
结果: 第1次实验 MINITAB路径:统计-DOE-因子-因子分析设计
拟合因子: Y 与 压力, 密度, 温度
Y 的效应和系数的估计(已编码单位)
系数标
项 效应 系数 准误 T P
常量
压力
密度
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