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权利意识,珍惜、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具有义务观念,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能力目标:增强自护意识,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珍视权利、践行平等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法治视角下如何追求自由和平等,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难点: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出示图片:非法拘禁、歧视同学
请同学们说说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入今天要学等的追求。
二、新课教学
目标探究一:珍视自由
活动一:P95运用你的经验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 “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提问:(1)田某的这些行为真的是他自由吗?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1、珍视自由要珍惜权利
自由和法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做到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过渡:除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外,我们还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
活动二: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关某,你会怎么做?
小组探讨交流各自观点。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2、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小结:公民如何珍视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珍视自由要求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那践行平等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等
活动三:陈云的言行
阅读教材第97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