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0
文档名称:

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pdf.pdf

格式:pdf   页数:1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pdf.pdf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 《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重章叠唱。 。 4. 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意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教学设想本课为此单元的首篇课,讲读应具有示范性,向学生示范应如何按照单元要求阅读一篇课文。本课教学拟以《伐檀》为示范重点,带动二、三章的学****以《伐檀》的学****带动《硕鼠》的学****以这一课的学****带动全单元的学****落实单元要点的主体目标之一(两大传统)。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鉴别是一难点,将通过比较阅读解决。本课安排 2课时。《伐檀》、《硕鼠》各 1课时。第一课时 《诗经》有关知识。 。一、导入:有一个成语,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知大家是否熟悉,它的意思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后来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朋友。这个成语出自哪儿呢?它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下面我们就来复****一下有关《诗经》的知识。二、了解《诗经》: 1、《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影响很大。《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墨子》: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论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不学诗,无以言),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诗”被尊奉为儒家经典, 始称《诗经》。《诗经》是“五经”之首。知道古代的“四书五经”指什么?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诗经》的成书过程: ①、诗歌口头流传。千千万万首民间歌谣,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而失传。②、采诗。自周代始,歌谣始被采集记录下来。《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俗。”《汉书?艺文志》: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除了采集的民间诗歌外, 也有一些诗歌是由乐师们或贵族大夫们制作的。这些民间乐歌和贵族乐歌,是《诗经》的基础。③、删诗。由于周王朝版图广大,交通不便,所以,乐官采集到的诗歌,不过是九牛一毛,散佚者正不知有多少。收集到的诗,大约在春秋中期,经过执政者及乐官们按照他们的标准再淘汰许多。史传“孔子删诗”,实不可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 吴公子季札游鲁观周乐,鲁国乐师为之表演风、雅、颂,其体制与数目与今本差不多。而孔子当时只有八岁,当然不能删诗。 3、《诗经》的内容: ①、年代:西周初年?? 春秋中叶五百多年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②、内容:,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表现抗争精神。《伐檀》、《硕鼠》等。 。《正月》、《君子于役》等。 :《关雎》、《木瓜》等。 4 、《诗经》的分类: 按音乐上风格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1) 风:风土之音。各诸侯国的民歌, 15 国风。风, 又叫“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共十五国,160 首。“风”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是《诗经》中的精华。(2)雅:朝庭之音。西周都城及附近的乐歌。“雅”诗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分为大雅和小雅,共 105 首。基本上是周王朝的史诗,其中有些讽喻性作品,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对我们了解当时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价值。(3) 颂:宗庙之音。宗庙祭祀是的乐歌。“颂”诗都是贵族阶级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所用的乐歌。(类似于现代的宗教中的赞美诗:主啊,伟大的主啊,聪明的主啊,圣洁的主啊,至高无上的主啊,你咋这么有能耐啊,给我点钱花吧,阿门!)“颂”诗由“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组成,共40首,对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宗教思想和风俗礼仪,有一定认识价值。 5、《诗经》的艺术手法: ①、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铺陈、抒写、叙述,把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有层次的说出来,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赋:朱熹曰: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这是一种直接叙事,反复铺陈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直接说,反复说)。如《七月》叙写了一个农夫一年十二个月的劳动和生活。《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再比如,说一个人长得对不住观众,用赋的笔法,你可以说:你丑,你真丑,你很丑,你非常丑,特别丑,丑极了,丑死了,丑得要命,你怎么这么丑啊,你这个丑八怪! ②比:朱熹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方, 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叙事描写的艺术手法。如你还是说一个人长得丑,若用“比”的手法来说,就比较委婉: “你这个人长得有特点,就跟猪八戒他二姨妈似的。”如《硕鼠》将贪得无厌的奴隶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