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6].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6].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6/2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6].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突出了“公私合营”中的赎买政策。
,加强了主体内容的表述,特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内容。
《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相关的历史图片、增强学生直观性学习内容;
,增强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以赎买的方式,对资本家的财产进行回收。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本,由“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部分组成。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创造性开辟了一条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创举。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
  我校是农村中学,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直观情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知识方面。
八年级学生已养成一定的学习历史的习惯,也有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未接触过政治经济学方面知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比较肤浅,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有浓厚兴趣的话题入手,运用大量的资料,层层递进、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去了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及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及三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缺点。
  六、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
  (3)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綦军:《对“三大改造”历史必然性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如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去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