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2页图 1 《礼记·礼运·小康》 1.《礼记》中的“小康”【大同】 天下为公【小康】 天下为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小康”图 2 邓小平会见大平正芳“所谓小康社会, 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GDP 超过 3000 美元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8000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8000 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0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0平方米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 20%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 20% 恩格尔系数低于40% 恩格尔系数低于40% 城镇化率达到 50% 城镇化率达到 50% 大学入学率 20% 大学入学率 20% 每千人医生数 人每千人医生数 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95% 以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95% 以上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5页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过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构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定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6页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Step 1 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Step 2 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 Step 3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7页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80 年—2000 年,中国的 GNP (国民生产总值)从 亿元增长到 亿元, 实现了 20余倍的增长, 超额完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000 年 1980 年1990 年图 3 1980 年— 2000 年 GNP 增长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8页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提出了三个具体化目标。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①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市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 21 世纪中叶建国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图4 江泽民在十六大开幕式上作报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图5 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