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 概 述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一、消化的方式有两种:
①机械消化:
②化学消化:
第1页/共61页
消化过程示意总汇
第2页/共61页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 一般特性
、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为敏感
第3页/共61页
(二) 电生理特性
(基本电节律)
平滑肌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的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的缓慢电位波动,称为慢波(slow wave)或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
静息电位(RP) 为-50~-60mV,主要由K+外流形成的;并与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
第4页/共61页
慢波的产生机制:慢波电位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ial细胞,可能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慢波的作用:能降低动作电位产生的阈值(使RP接近于产生AP的阈电位);是控制胃肠运动的起步电位。
(AP)
当慢波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就可产生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随后出现平滑肌的收缩。
产生机制:慢波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也有Na+内流 →动作电位(AP) 。
第5页/共61页
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泌消化液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1、稀释食物
2、改变消化道内的pH
3、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
4、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
第6页/共61页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的作用
表6-1
(二)脑肠肽的概念
第7页/共61页
激 素 主要生理作用 引起释放的因素
促胃液素 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蛋白质分解产物
(胃泌素) 促进胃窦收缩 迷走神经兴奋
G细胞分泌 促进胰液(主要是酶)分泌 组织胺 ACh
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促胰液素 促进胰液(水和HCO3-)分泌 迷走神经兴奋
促进胆汁(水和HCO3-)分泌 盐酸>蛋白质产物>脂酸钠
S细胞分泌 抑制胃酸分泌
胆囊收缩素 促进胆囊收缩 迷走神经兴奋
(CCK) 促进胰液中胰酶的分泌 蛋白产物>脂肪酸钠>盐酸
I细胞分泌 加强促胰液素引起的HCO3-
的分泌
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引起释放的因素
第8页/共61页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
细胞名称
分泌产物
分泌部位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胰岛
D细胞
生长抑素
胰岛 胃 小肠 结肠
G 细胞
胃泌素
胃窦 十二指肠
I 细胞
胆囊收缩素
小肠上部
K 细胞
抑胃肽
小肠上部
Mo细胞
胃动素
小肠
神经细胞
神经降压素
回肠
PP细胞
胰多肽
胰岛 胰腺 胃 小肠 大肠
S 细胞
促胰液素
小肠上部
第9页/共61页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为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pH: ~
成分:水,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Cl-等)。
(二)唾液的作用
3. 化学性消化作用
第10页/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