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落花生》三译本翻译策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落花生》三译本翻译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1/7/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落花生》三译本翻译策略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落花生》三译本翻译策略分析
  【摘要】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英译版无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张培基、刘士聪、杨宪益三位先生的译本,三篇译文都不胜精彩又各有千秋。从题目到文章,从字词到句子再到谋篇,对照之中领略了翻译家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也学****了一些实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落花生》 汉译英 翻译策略
  散文《落花生》是许地山的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英译本也层出不穷,其中更不乏大家之作,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常拿来阅读、品味和学****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各位翻译家的翻译功底在这篇短短的散文中展现得突出而精彩,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技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培基、刘士聪和杨宪益三位翻译家的译文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每篇都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各具特色。此次,笔者将三位翻译家的译文进行比较,希望能更理性地认识其中的美,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三篇译文从三位翻译家身上学****一些实用的翻译策略。
  一、好文配好题
  译好题目是译好全文的第一步。“落花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就词汇的语域而言,英语中有与其等同的词。但三译者的翻译选择各有异同。张培基:
Peanuts;刘士聪:The Peanuts;杨宪益:The Peanuts。众所周知,定冠词“the”用在复数名词前,表示某一类事物的总称,刘士聪和杨宪益的译法,既尊重语法又符合英语的使用****惯,似乎略胜一筹;当然,根据原文直接用名词本身也是可以的,将其简化到最简,也便于与原文简洁的风格相配。因此,在此处是否加定冠词的选择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不择好词不足译好文
  好的译文必定从词的选择开始,词的选择必定从正确的理解开始。“词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词义的正确理解。”这三篇译文在文章的第一句的翻译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原文: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
  张培基:Behind our house there lay half a mou vacant land.
  刘士聪: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half a mu of unused land.
  杨宪益:Behind our house there was a patch of land.
  除了刘士聪先生用的是“at the back of ”之外,其它两位翻译家都是用的“behind”。“behind”是指在后面,但并不是其中的一部分;而“at the back of ”有在其后部之意。应该选哪个词,不言自明。
  另外,此句中“亩”字的译法当属杨宪益先生的最为洒脱,跳出原文的局限,自由地发挥,这样的译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译文更多地服务于译入语读者而不是源语读者,所以要让英文读者看懂、明白更为重要。至于那“半亩”地到底有多大,译为“亩”也无法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得更确切,或者说没有必要如此精确。读者其实只需知道,是“一小块儿”地就行,不必费心于“亩”这个单位,以造成阅读时审美过程的断裂。
  最后,“隙地”一词的翻译,杨宪益索性译为“land”;而另两译者转述译为“vacant land”和“unused land”。前者意为“闲置的土地”,后者意为“闲置的土地,未用过的土地”,意义几乎是重合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