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延安培训心得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江西首地 王军
20xx年5月14日,首地集团会同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成员企业联合举办的"传承延安精神、争创合格党员"专题教育培训班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开班。我有幸参加了第一批培训班。
培训班共开展了五天。在这五天里,我们一边进行课堂学习,一边进行现场教学。我们先后进行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延安整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等课堂教学;同时,我们进行了抗大纪念馆、杨家岭、西北局纪念馆、宝塔山、延安纪念馆、南泥湾、梁家河村等现场教学。
在亲耳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中、在亲眼观摩革命历史文物中、在亲身体验延安生活中,我逐渐感知并印刻上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是一个贫瘠的内陆城市。直到现在,都不是很发达。几经努力,才有一些现代化的城市模样,才有了一些青山绿水的感觉。当我们参观杨家岭、宝塔山、梁家河村时,我们体验到窑洞的潮湿、窑洞外的贫瘠。这不是"冬暖夏凉"的臆想,而是真实的艰辛---毛主席仅仅住了一年就得了关节重症。我能感受到到窑洞取水的困难、窑洞外风沙的难受,我能想象到粮食不足、衣服不暖的艰辛。但是,那时候,军队没有逃兵、党员也没有丧失革命斗志,人民没有任何的屈服。同时,就在这艰辛中,我们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政府,不断壮大、不断强盛。这就是艰苦奋斗!在南泥湾,原来的"烂泥湾",现在已经是一片片良田。在三五九旅没有来到这里之前,已经是很多年的"荒无人烟"之地。没有田,我们自己开荒;没有工具,我们自己打造;没有良种,我们自己培育。总之,不畏惧任何事,这就是"自力更生"."凡毁灭不了我的,必让我强大".对比那一代的革命先辈,我现在的条件是多么好。可我是不是每次接到上级任务还有"畏难情绪"?任何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完成它,而是想到失败会如何、困难有多大、能不能不干……作为当代的党员,我深知我们是终生创业的一代,在岗位上创业、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创业,那么创业就要永远怀揣、铭记、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要做一名"艰苦奋斗"的党员。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党就是在延安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艰苦奋斗的延安时期,毛主席也穿补丁衣服,过年老乡会去毛主席家拜年,我们和人民水乳交融。从延安到今天,我党已经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的标杆、核心精神之一。没有人民、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员的成功。作为一个党员,我当然应该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同为人民、为国家联系在一起,进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作为心怀人民的人,我当然应该放弃自私的心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当然曾经有过放弃理想、信念的一刹那想法。我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饭局中攀比寒暄带来的满足感、拉帮结派带来的安全感、美女名牌带来的优越感,每一次的诱惑,会不知不觉的蚕食我们的意志力。然而,我必须清醒,没有"大义"就没有最终的"美好",不舍小我就脱离不了"低级".任何暂时的美好前面加上一个违法违规、加上一个自私自利,就会把这些"美好",变成罪恶。我要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党员。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实际并重、开拓创新。在面对艰苦的延安现实环境,我们党仍然加强理论研究。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中,我党有了《中国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