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6课春秋争霸
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如果说,通过“反戈一击”,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灭亡的历史,那么,“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一系列成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春秋战车(想象画)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在王权衰落的同时,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互相连年征战。
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所绘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他归还鲁国国土的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情况。
② 诸侯国争霸战争不断。
在战争过程中,先后有5个国君成为一方霸主,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
郑国国君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对周桓王傲慢无理,周桓王亲率军队讨伐郑国,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周桓王的肩膀也中了一箭。
①.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权力衰落
特征
春秋列国形势图
看一看:
在地图上指出齐、晋、楚、吴、越的位置。
想一想:
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