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现代农业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7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农业技术.ppt

上传人:wefe2019 2021/7/12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农业技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代农业技术
1
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3、农业的基础产业
2
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实现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3
作物栽培技术发展
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初,侧重总结农民劳模的栽培经验,如江苏陈永康单季晚稻“三黄三黑”的看苗诊断,河南刘应祥小麦“马耳朵、驴耳朵、猪耳朵”的叶片诊断等。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单项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研究,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土壤耕作技术、覆盖栽培技术、氮肥深施技术等。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主要围绕作物规范化、指标化进行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如水稻叶龄指标栽培法、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小麦玉米平播t粮技术等。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主要研究作物持续增产和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多元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等。
4
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
1.建设高产农田
2.改革种植制度
3.普及优良品种
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1)作物信息技术
(2)优质高产高效技术
(3)可持续生产技术
5
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1.提高光能利用率
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群体适宜,使叶面积系数保持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转,当提高密度对干物质的积累有利,经济系数最高时,产量最高。
②充分利用生长季,安排好茬口,如套种、间作、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
③采用高光效品种,选用株型紧凑,适当矮,光合能力强,呼吸消耗低,光合时间长、叶面积适当的品种。
采用提高光合效率的直接措施:抑制光呼吸,CO2施肥,增施有机肥→CO2。
2.排除“障碍因素”安全生产,盐碱地,涝洼地改造等。
3.补助“营养限制因素”,发挥作物生产能力,“光、温、水、气、肥
6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
7
小麦的一生
1.播种期:播种的日子,我省9月下~10上。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我省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 全田50%~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我省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我省3月中下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我省4月上中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我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我省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我省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我省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我省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
8
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1.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
④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
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