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工作流程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 录
一、 外业调查 1
二、 报告编制和制图 1
(一)完善现状图 1
(二)规划设计 2
(三)统计工程量 5
(四)编制预算(约3-4天) 5
(五)完善规划图 5
(六)完善规划设计文本及附表(约2天) 6
(七)制作PPT 6
三、报告审查、装订 6
(一)报告审查 6
(二)装订 6
四、市级专家评审 7
(一)前期准备阶段 7
(二)评审阶段 7
(三)修改 8
五、省厅审查 9
六、材料上报 9
(一)设计单位需要提供的材料 9
(二)地方上报需要准备的材料(各个项目情况不一样) 10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工作流程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外业调查、报告编制和制图、专家评审、修改、上报。由于省部级项目的评审程序和市级项目不同,下面以省部级项目评审为例,介绍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外业调查
在可研阶段的基础上,对现场做进一步详细的调查,主要包括现状田间道路(路面结构、路面宽度等)、现状沟渠(宽度、深度、淤积情况等)、交叉建筑物(尺寸、破损程度等)、变压器(新旧程度、容量)、高压线走向、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的地类等内容(各调查内容详见规划设计调查表)(如可研阶段现场外业做得仔细,并且项目区未发生变化,此步可从简或者省略)。
报告编制和制图
规划设计原则请参照《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GT01-2009)。
首先,跑完现场后,先把特殊的单体统计出来;另外,报告编写贯穿整个规划设计。
(一)完善现状图
1、把调查的各现状地物落到现状图上;
2、统计项目区范围内各地类面积。
(二)规划设计
此部分是规划的重点,明确设计思路,总的原则是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依据当地意见,在规划设计前,召集分管领导、总工办、各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等召开方案论证会。并在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阶段性审核。
1、路网
a、确定项目区内保留的硬化路和土路(现场定下来);
b、确定项目区内需维修的硬化路(现场定下来);
c、根据村庄位置,结合现有的骨干道路,规划田间道和生产路。确定田间道、生产路的相关尺寸(路面宽度、厚度,路肩宽度,路基厚度)(约4-6天,包括去当地沟通调整)。
2、防护林(和路网同时定)
a、一般在田间道两侧和生产路单侧布置防护林;
b、确定穿村道路两侧是否绿化及绿化树种。
3、排水工程(约1-2天)
a、确定斗、农沟断面尺寸;
b、确定排水方向(先确定排水干沟,再定排水斗沟,最后定排水农沟)。
统计规划后的各地类面积,计算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若没有渠道工程,此时可统计规划后的各地类面积。)(约1天)
4、添加高程点,计算土方量。(约2天)
5、灌溉工程(约2天)
首先选择水源(地表水or地下水or客水),确定灌溉方式(管灌or渠灌or其它)。
a、机井
根据单井控制面积确定机井数量,机井尽可能沿路布设,井距尽量均匀。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择水泵,确定干、支管直径或斗、支渠断面尺寸。
b、扬水站
量测各扬水站控制面积和取水水位差,计算水泵设计流量和扬程,选择水泵型号,确定干、支管直径或斗、支渠断面尺寸。
6、电力工程(约1天)
a、变压器
每座扬水站配备一台变压器,每4-6眼机井配备一台变压器。变压器的选定需要根据水泵的功率确定。为便于管理,变压器一般布设在路边。
b、高压线
规划变压器和原有10kv高压线用高压线连接。规划高压线应沿路布设。
c、低压线
用于连接扬水站和规划变压器、机井和规划变压器的是低压线。注意分开低压线的干线和支线。低压线应尽量沿路布设。
7、渠道或管道布设(约2天)
8、单体图设计(汇总项目区内涉及的单体,参考单体图库)
9、水工建筑物(约1天)
a、管涵
沟(地下渠)过路时布设管涵,包括斗沟(渠)过田间道管涵、斗沟(渠)过生产路管涵、农沟(渠)过田间道管涵、农沟(渠)过生产路管涵、原有沟过田间道管涵、原有沟过生产路管涵等。
进地涵:在需要布设进地涵的斗、农沟或原有沟上布设进地涵,一般每隔100米布设一个。
b、农用桥
尺寸较大的沟过路时,布设农用桥。
c、倒虹吸
地上渠(半地上渠)过路时布设倒虹吸,包括斗渠穿田间道、斗渠穿生产路、农渠穿田间道、农渠穿生产路布设的倒虹吸。
d、渡槽
地上渠(半地上渠)穿沟时,布设渡槽。包括斗渠穿斗沟、斗渠穿农沟、农渠穿斗沟、农渠穿农沟布设的渡槽。
e、节制闸和分水闸
节制闸布设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处。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