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结构设计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对一些结构设计和构造的不同看法【摘要】对一些结构设计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和构造措施提出不同的看法。【关键词】基础底板;基础梁;地下室外墙;室外地面活荷载; 框架梁;框架柱;楼板预留洞;分隔墙在结构设计实践中, 经常碰到一些设计问题的处理在现行规范和标准中找不到明确的依据或规定。设计者参考的通用标准图集为设计提供了方便, 但它们是依据规范、标准、编制单位和编制人的经验编制而成的, 有不少结合了编者的个人经验。因此, 一些结构构造在不同的规范、标准和图集中做法也不尽相同。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1 基础底板和基础梁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第 条规定: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 2000mm 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 12mm 、间距不大于 300mm 的双向钢筋网。”笔者认为,此条规定是针对以前筏板较厚时混凝土的分层浇注, 为了避免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出现层面收缩裂缝。而现在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 全国很多地方厚板的混凝土施工已经采用了新方法: 分层、放坡、连续浇注、一次到顶, 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裂缝, 因此厚板中部已没有设置钢筋网片的必要性,这样既节省了钢筋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一般基础梁的截面都设计得较大, 其刚度远远大于其上部所支撑的框架柱,因此在地震时,塑性铰往往都发生在框架柱根部,基础梁不会产生铰。所以, 基础梁的配筋构造按照非抗震的做法就可以了。例如: 梁端箍筋间距不必加密, 只需满足强度要求; 箍筋的弯钩做成 900 就可以了,而不必做成 1350 ;梁的纵筋搭接及锚固长度,都可以按照非抗震的要求取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第 条规定: “当梁的腹板高度 hw ≧ 450mm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 % 。”笔者认为,此规定对于截面面积很大的基础梁来说是值得商榷的。通常由于基础梁截面较大, 按照规范计算所需纵向构造钢筋面积也较大,如梁的两侧配置大直径钢筋对于减少收缩效果较差。而且地基梁一般埋在土壤内部,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因此, 地基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的直径可取 12~16mm , 间距可取 200~300 左右,并沿梁腹板高度范围内均匀布置。 2 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外墙, 如高层主楼、多层裙房或纯地下车库, 在土和水侧压力的作用下既要计算弯曲承载力也应验算墙体裂缝宽度, 一般这些外墙配筋都是由裂缝验算控制的。目前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裂缝宽度验算都是按弯曲构件考虑的, 设计者往往采用一些小软件或工具箱计算。由于没有考虑到墙体存在轴力对裂缝宽度的有利作用, 因此为了控制裂缝的宽度而需要增加不少钢筋。高层主楼或多层裙房底层框架柱轴力传至地下室时, 由于框架柱与外墙结合在一起, 底层柱的轴力沿墙扩散且数值较大, 完全有可能不需要为了控制裂缝而增加配筋。为了使地下室外墙受力更符合实际且节省钢筋, 裂缝宽度验算应该按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进行局部补充计算。 笔者在设计高层框架- 剪力墙结构时, 常常碰到下部几层尤其是地下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