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己亥杂诗.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己亥杂诗.docx

上传人:1656741**** 2021/7/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己亥杂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知识与能力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经典的诗句,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歌中汲取古人的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经典的诗句,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会进入古代诗歌的学习。诗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独放异彩。而在众多诗人当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却屡受排挤,报国无门。他难寻知音,独上高楼,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诗——《登幽州台歌》。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己亥杂诗(其五)》写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此年龚自珍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时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日暮风气,残红纷飞。看此景色,诗人油然而生一股浓浓的离别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吟出了这首诗。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鸡豚(tún)      叩门(kòu)       己亥(hài)       吟(yín)
(2)词类活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形容词作名词,花)
三、朗读指导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浑:浑浊。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2.全诗翻译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西下了,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新花。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案示例:热情好客的村民;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2.“浩荡离愁白日斜”,说说诗人为何而“愁”。
答案示例:诗人离开京城,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