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粉质粘土、灰岩描述①粉质粘土(Q4al) : 黄褐; 硬塑; 以粘粒及粉粒为主, 含少量高岭土, 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 ~ ,层底标高: ~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 16~ 24 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②粘土(Q4al) : 黄褐; 硬塑~可塑; 以粘粒为主, 含少量粉粒及高岭土, 稍有光泽, 层理特征不明显, 无摇震反应, 干强度高, 韧性中等~ 高;其中北岸粘土层中含约 10~ 40% 的角砾,呈棱角状,粒径约 3~ 12mm , 角砾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 其中局部含约 10% 碎石, 呈棱角状, 粒径约 3~ 5cm ,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 ~ ,层底标高 ~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 4~ 26 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③1 硅质灰岩( C3 ):灰黑色,很湿~饱和,强风化,细晶- 微晶结构, 中厚层状构造, 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盐矿物为主, 见大量燧石团块,燧石团块为黑色、呈扁球状、球状。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 宽约 10-20mm , 局部见溶隙、溶孔, 主要发育 2 组裂隙, 与钻机轴向夹角分别为 0° ~10 °、 30° ~40 ° ,裂面较平直~ 微弯,陈旧,见溶蚀痕迹,局部以方解石、石英晶体及黑色炭质充填,岩芯破碎~ 较破碎,呈碎块状~ 短柱状,节长一般为 5-20cm ,最长约 30cm , RQD 值一般为 35-80% , 顶部与覆盖层接触面附近岩芯破碎, 溶蚀现象严重, RQD 值小于 35% 。该层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 层厚 ~ , 层底标高 ~ 。属硬岩~ 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③2 硅质灰岩( C3 ):中等风化,灰黑色,饱和,细晶~微晶结构, 中厚层状构造, 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矿物为主, 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 大部宽约 ~ 10mm , 与钻机轴向夹角 0-10 °及 30-40 ° 为主, 岩芯较破碎~ 较完整,呈短柱状~ 短长柱状,节长一般为 10~ 20cm , 最长达 40cm ,岩芯锤击声较脆, RQD 值一般以 50~ 95% 为主,局部受溶蚀影响,岩芯破碎,呈碎块状, RQD 值小于 50% 。该层在场区内均有分布, 未揭穿, 最大揭露厚度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 ~ ,属硬岩~ 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①红粘土( Q4el ) 黄色, 残积成因, 质较纯, 可塑状, 含约 10% 未风化完全石灰岩碎石颗粒, 稍有光泽, 摇震无泌水反应, 浸水后膨胀, 失水易龟裂, 干强度高, 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地分布, 揭露厚度 ~ 米,平均 米。②石灰岩(P1m) 深灰色, 属二叠系茅口组石灰岩, 矿物成份主要为石灰石, 中厚层状构造, 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 裂隙面间充填少量红粘土, 岩芯呈短柱状及少量碎块状,节长一般为 8-30cm 为主,采取率约为 80~ 85% , RQD 约为 75 ,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该层全场地分布, 揭露厚度 ~ 米, 平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