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何宝玉优秀教案之《望岳》.docx

格式:docx   大小:2,07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何宝玉优秀教案之《望岳》.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7/29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何宝玉优秀教案之《望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何宝玉优秀教案之《望岳》
(八年级语文)教案:
杜甫《望岳》

授课人:何宝玉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背景;
2、通过字、词、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旨;
3、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对该诗主旨的感发与升华;
【教学课时】
1课时(15分钟)
【教学方法】
串讲法、提问法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课前老师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第一个问题,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笔端流淌的多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老师:看来同学们对杜甫的了解很深,老师都赶不上你们了。这说明同学们在底下了很深的功夫,自主学****这样很好。
(三)、课文解读:
老师:正式进入课文。学****诗歌,朗读很重要。那让我们先来朗读课文。不求整齐划一,但求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情。
(同学:美、格调高昂、有气势)
老师:没错,同学们体悟很准!该诗正是杜甫年少轻狂、游历大好河山是写成的。关于景美,格调高。我们将在后面具体讲到。
题目是“望岳”。老师说过,品读古诗,题目很重要。看看这首诗,一个“望”,即观看;一个岳,即大山,通过前边的预****我们知道,这大山特指泰山。合在一起,就是观看泰山。那我问同学们,要想品读鉴赏这首诗,我们要抓那个字啊?
(学生:“望”)
老师:既然同学都领会了,那我们就一起,以“望”字为突破口来鉴赏这首诗。看看诗人在每一联是怎样望的?又分别望到了什么?
请看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望到了什么?
(学生:望到了泰山,泰山的青翠、横亘千里)
老师:你是怎样看出的?
(学生:“青未了”!一个“青”说出了泰山景,一个“未了”极泰山之辽阔!)
再看第二联。作者看到什么?
(学生:泰山受大自然钟爱的美景,以及高耸挺拔)
老师:你是怎样看出它的高的?
(学生:一个“割”字)
老师:对,一个“割”字,把泰山写活啦!阴阳昏晓好似它有意为之。同时也道出了它的高)
老师:我们马不停蹄地来到第三联。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哪般景色?
(学生:透过作者的视角,我看到了缭绕山间的白云还有入巢的飞鸟。)
老师:很好,并且这这景色真实太美了,作者的眼角因为长时间的眺望,都快裂开了。一个“决眦”是不是道出了这一点啊?
(学生:是)
老师:最后一起看看尾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会当“我们知道诗人没有上山顶,可是他大胆地做了假象的望。望到了什么?
(学生:望到自己登上山顶,视野所及,群山都在他脚下)
老师:想体验这种感觉吗?大家就暂借这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