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概念英语 2 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们听说读写全部到位. 教学重点:听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语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时间:120课时<每篇课文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1 听力训练约10分钟 2理解性问题约5分钟 3 学生提问题约5分钟 4 句型约 5分钟 5复述故事约10分钟 6 讨论题约10分钟. 现把这6个步骤分别说明如下: 一听力训练(大约10分钟) 我们推荐介绍课文的9个步骤,: a 介绍故事 b 了解情景 c 听力训练目标 d 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 e 回答问题 f 精读 g 再次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 h 重复 i 大声朗读每个步骤都必须简洁 a 介绍故事教师用几句话介绍课文,这样学生就能清楚课文中发生的是什么事情,: Today we'll listen toa story about some people ina theatre. ( 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故事,讲的是在剧场的几个人. ) <<新概念英语>>第2册的教师用书中对每课书都有一个简要的介绍. b 了解情景要求学生看插图,,: What do you think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 从图上看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What is the man in front doing? Why? ( 前面那个男人在做什么? 为什么?) << 新概念英语>> 第二册的教师用书中总是提供一些这类问题. c 听力训练目标通过给学生提个问题, 让他们去寻找答案, 教师为学生确力了一个" 听力训练目标". 这就意味着学生会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去听课文录音. 以第 1 课为例: Listen to the story, then tell me: Why did the plain to the people behind him?( 听故事, 然后告诉我, 为什么作者抱怨坐在他身后的人? ) 《新概念英语》第 2 册教师用书总是提供这样的一个问题。 d 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学生不停地静听一遍。他们应试图找到 C 项中所列问题的答案。 e 回答问题现在教师再一次问第 3 步骤中( 即 C 项) 的问题, 让学生试着回答: Now you' ve heard the story, why did the plain to the people behind him?( 现在你听了这个故事, 为什么作者抱怨坐在他身后的人? ) 训练学生不要集体高声回答,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指导答案,请他们举起手。问一个学生,然后问其他人:“你们中有多少人同意他/ 她的回答? ”“如果你们同意, 请举起手来。”[ 对另一个学生]“你不同意, 那么你认为答案是什么? ”“你们中有多少人同意他/ 她的回答?请举起手来。”这样就能让学生不断地猜测,而且把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了。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学生不做任何准备地去听,也不通过翻译。他们很快会适应英语的语音,并理解他们听到的内容。 f 精读现在教师重放录音或重读课文,每句话后停顿,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在介绍课文结束时,学生应该彻底理解课文。教师不要直接讲解,而应尽量从学生那里获取信息(可以把这种方法看作是“用螺丝起子拔瓶塞的行动计划”) 。讲解全部要用英文,但不要把直接教学法弄到一种荒唐的绝对程度。在可能情况下,使用手势和模拟动作。如果班上的一些同学仍无法理解,教师应该请班上学得最好的学生给出一个单词或词组的译文,以照顾尚未理解词义的学生。请记住,如果你不把一个难点译成中文,班上的其他人会这样做的。但是,翻译始终应该被看成是最后一着。 g 再次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不停顿地再次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因为有了 f 项中的精心理解,这次学生会很容易听懂。 h 重复在这个阶段,重复是一项可供选择的课堂活动。在任何情况下,这项活动也应限制——比如说——在第 1 单元的 24 课课文之内。如果你进行重复训练,首先让全班跟着你朗读课文。然后,把全班分为 3 个组,再次重复课文。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让个别学生重复课文。当你让学生全体或小组重复时,要求学生在看到你的明确信号后才一起开始。你可用点头或手中的铅笔当信号,想象自己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 i 大声朗读在班上轮流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从朗读中你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是否能够准地读出他们听过的英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