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关于家乡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 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 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 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 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 “小 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 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 豆腐; 二十六, 去割肉; 二十七, 宰公鸡;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转一转 ”
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 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 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 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 这一天被称为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我们这就有 “二 十三,祭灶官” 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 在我们这里, 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 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 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 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这样,他就不会在上天之后在玉 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 的准备。我们这里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
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 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 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几天就是蒸枣卷、蒸馒 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 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 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般城市 里大多住的是楼房就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者福字,而在我们 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甚至 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 。但其实大多数
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 红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空去理个发,因为在 我们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 “正月不
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 对汉族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 。为了抵制清王朝,汉族
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不过在人们 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出现了偏差,变成了“死舅” ,也演
化成了一种习俗。不过近些年来这一习俗也渐渐不再被年轻 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这个风俗习惯。
至氏年三十,我们这里值得额外阐述的地方性风俗是有 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家族 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兄弟几人如 果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 家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 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 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边。最后是再摆放上 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过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