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为保证工程质量, 实现项目的质量满足工程合同、 规范、标准,
公司特制订《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的制度,望各科室、 各项目部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1、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控制的要点 (1)工程中使用的主要
材料(钢筋、水泥、砖、防水材 料、保温材料等)建筑构配件及一般 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并符合国家及当地主管部门发布的规范、 规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建筑装饰材料、暖卫、通风、电力、通讯、空调、 消防、 自动控制等工程的主要零配件及一般设备,应由供货 单位提供样品, 经建设、施工、监理三方人员共同检验,认 为合格适用后才可订货, 必要时也可对厂家进行考察。
(3 )建设单位直接供应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其质量 由建设单
位承担责任。但在使用或安装前应由施工、 建设、监理共同检验材料、 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并做好记录。如 认为不合格应向建设单位提出 意见,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文件作为备忘录。
(4)加强建筑原材料、 构配件及设备检查验收, 严把材 料质量 关
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 合格证
的材质化验单。且外观检查必须符合要求,如不具备 或对检验证明有
影响时,应补作检验
2) 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 证。钢
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均应按规定的方 法进行抽样检验。
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 题,应分析研究,经处理鉴 定后方能使用。
3) 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 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 应进行一定比例 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 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 应进行抽检。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 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 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
4) 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 标准与 管理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 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5) 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 腐材料、 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 求,经试配检验合 格后才能使用。
6) 对进口材料、设备应会同商检局检验,如核对凭证中 发现间
题,应取得供方和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按期提 出索赔。
7) 高压电缆、电压绝缘材料、要进行耐压试验。
2、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 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 料
(1)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应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 品或看样订货;主要设备订货时,要审核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必 须充分
了解,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材料。
二、建筑材料、结构配件、设备三检(自检、互检、抽查 检)管理 制度
质量检查工作全部都靠专职质检员来完成是不可的, 施工 质量的
优劣主要取决于每一个操作者的操作技术水平、责任 心和质量意识, 工程才能符合规范标准及质量要求,操作者 是一个重要因素,操作者 自检是获得质量控制信息的最迅速 的途径。因此,项目部除应建立起 一支专职检验员队伍外, 还必须广泛地组织操作者参加检验。有必要 实行操作者和检 查员相结合的“三检制”和操作者的“三自检制。” 三检制是操作 者“自检、” “互检”和专职检查员“抽检”相结合的 检验制度。
1、 "自检"就是"自我把关"和获得需要的有关质量信息。 操作
者对自己施工过程(工序)或完成的工作进行自我检验, 起到自我监
督的作用。
2、 “互检”就是操作者之间对施工过程(工序)或完成的 工作 进行相互的检验。起到相互监督和纠正错误的作用。互
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 “抽检”就是专职检查员对施工的过程(工序)质量进 行抽 查检验。
“三自检验制”就是操作者的“自检、自评、自定”的三自检 活
动。操作者是施工现场中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 “三自检验
制”是操作者参与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的一种有 效方法。为此,
操作者在完成工作必须首先进行自检,判断 合格与否,对不合格的按 规定处理,确定不了的请检查员复 验。不许弄虚作假,严格工序管理, 不合格的工序绝不转入 下一道工序,此外还应按规定在自己的施工场 地产品(工程)打上标记。如三上墙活动,即姓名、等级、检验数据 上墙,或挂牌制。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即可以直接找到责任者, 从
而促进操作者严格执行操作工艺,并对产品(工程)质量 负责到底。
三、项目部岗位管理责任制度
1、 项目经理 工程项目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
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