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德克·布拉克曼:时空的疏离
荷兰de Appel艺术中心日前在其位于阿姆斯特丹Prins Hendrikkade的新址举办比利时著名艺术摄影师德克・布拉克曼个展。其作品中的“去时空”性,再次凸显了摄影媒介内在固有的表现张力。
德克・布拉克曼(Dirk Braeckman)1958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埃克洛,早年毕业于根特皇家美术学院,1980年代以粗砺的自我肖像作品崭露头角。自90年代初期开始,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退居次位,艺术创作转向沉静而内敛的个人表达,作品中经常出现楼梯、走廊、沙发、窗帘等仪式感强烈的私密室内景,风格独具。近20年来,布拉克曼执着于突破物理摄影常规,拓展镜头、底片及冲印技术细微表现的可能性。他的黑白影像往往抹去具体时空的所指,拒绝纪实或叙事性的外向诉求,似乎籍着光影的明暗虚实遁出俗世日常,幽然化入暧昧而错综的个人意识表达玄境,带给观者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
布拉克曼曾说,“我从不为了记录而记录,我在乎的是记录时所发生的一切。”拍什么对他而言并非首要,重要的是摄影的方式。他在个人生活中随时随地按下快门,每张照片的构图都出自当下的灵感直觉;他从不事先勘景或细致准备,有时甚至翻拍自己的前作或杂志、网络上的图片。拍完的胶卷底片很可能束之高阁,或者索性裸露在常态环境下任凭岁月洗礼;他日若有幸冲印出来,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就自然留下痕迹,具象为作品的一部分。暗房工作更是布拉克曼创作的关键。他时常在不同时间将同一底片洗印出三至五个版本,即时的光度和温湿度、曝光的控制、所用的纸张质地,乃至心情的好坏,一切因素皆发挥作用,整合而成独一无二的影像。布拉克曼不羁的创作方式及对摄影成像全程若即若离的掌控,解构了罗兰・巴特曾倾心诠释的快门瞬间。在数码技术发达的今天,他仍旧和传统介质保持实验性互动,深入发掘和展现摄影这门瞬时艺术的广阔表现潜能。
去年,比利时鲁汶M博物馆(Museum M)曾举办德克・布拉克曼作品回顾展,在德国爱尔福特艺术馆(Kunsthalle Erfurt)亦有其纵览性质的个展刚刚落下帷幕。de Appel艺术中心此次则采取不同策略,先邀请布拉克曼本人从其浩繁的作品库中“寻获”一组从未面世的底片冲印成册,由Roma Publications付梓一本出版物,并籍此机会促成当前的这一新展。布拉克曼的底片库并非分门别类、收罗齐整的档案馆,他从不给作品命名,仅以外人无法探究的长串代码标示洗印日期,有意消弭任何时间和地点的叙事痕迹。在一次采访中,他说,“照片拍摄于纽约、上海,还是我的客厅,完全不重要。”de Appel的策展构思显然遵从艺术家一贯的工作方法。当他翻出旧有底片,冲印放大后的新作就仿佛取自被历史尘封的时间囊抑或抛向大海的瓶中信,全然脱离拍摄时的瞬间情境,强势呈现出风格化的主体性表达。
展览始于一楼的B展厅,其间五幅毫无关联的佚名黑白影像紧贴于雪白墙面,静谧地暴露在追光下。逼仄楼梯上的男人、相拥的赤裸女体、幽暗的室内景或局部片断特写――时间似被剪断,空间亦无名,无人知晓画面中的前因后果。完整性的缺失和光影烘托出的隐秘氛围,骤然生出扣人心弦的悬念感,紧紧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布拉克曼的作品中由复古黑白色调所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