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负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宾阳县思陇镇中心学校 磨相珍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科目/教材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目标: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或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事项
教师教导事项
环节(任务)一
谈话设疑导入
环节(任务)二
(一)、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环节(任务)一
1、谈自己对“富翁”这个词的理解。
2、猜一猜
环节(任务)二
1、思考记录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1、提问: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富翁”。
2、提问:为什么有的人也被称为“富翁”却没人羡慕?
1、提出思考问题:如何记录这两种量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意思。
2、巡视学生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利用“富翁”和“负翁”两个读音相同却意义相反的词引出生活中存在意义相反的量
学生在记录及交流记录方式的过程中,
(二)、初步认识正负数。
(三)借助温度计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和0的内涵
2、同桌之间交流记录方法
3、学生代表板书记录方法
4、用符号法记录常见的相反意义的量
1、读一读黑板上的数:—100、-300、-4、--2,明确正负数的意义。
2、说说生活中的负数
3、说出课件出示的生活中常见正负数的意义
1、认识温度计,指出温度计上5度的位置。
2、讨论:要知道5的位置,要先确定谁的位置?
3、讨论:0是什么数?
3、请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板书记录方法
4、出示常见意义相反的量:收入600元、支出300元;,下降4米;体重增加5千克,体重减轻2千克
1、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法及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能省略,正数和负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2、提问:生活中那里有负数?
3、出示电梯、存折、股市中常见的正负数,指导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认识
1、请学生指出5度的位置,有意制造错误,引起思维冲突。
2、让学生讨论明确0的重要性。
3、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件
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