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乌鲁木齐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2020)资料.pdf

格式:pdf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鲁木齐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2020)资料.pdf

上传人:q1188830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鲁木齐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2020)资料.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乌鲁木齐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2020年) 乌鲁木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15年1月 2 第一章总体战略空间布局第一节主体功能区类型依据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按照开发方式由强至弱划分市域空间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为重点的区域。适度开发区:耕地与草场条件较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以提供农牧产品和旅游产品为主,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区域。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为主,限制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禁止开发区: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遗址、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矿产采空区等。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合计覆盖整个市域, 禁止开发区依法定界限或自然边界,以斑块状镶嵌于其他主体功能区内。四类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第二节空间开发总体格局空间开发布局突出面状保护、集中开发,构筑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总体格局。——开发战略格局。重点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内,构建“双轴、 3 一城、一区、两组”空间开发格局。“双轴”为沿兰新铁路、312国道形成主要发展轴和沿216国道形成次要发展轴;“一城”为中心城区;“一区”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两组”为南山城镇组团和达坂城城镇组团。重点优化空间结构、城镇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建设,形成集约高效的区域性开发极核,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形成国家重要的向西开放战略空间。——保护战略格局。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内,构建“四区、四廊、一环”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四区”为山地森林生态保育区、山前丘陵森林草地生态敏感区、绿洲农业生态建设区和荒漠沙漠生态恢复区;“四廊”为头屯河、乌鲁木齐河、水磨河和白杨河等生态廊道;“一环”为围绕中心城区的绿色生态屏障。重点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服务和农牧产品,而且与新疆重要生态区域和农业区域共同支撑自治区形成“三屏两环”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格局明确城镇职能定位、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城镇规模结构, 形成“优化一心、培育三副、带动多点”的城镇发展战略格局。——优化“一心”。优化一级城镇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引导人口与经济合理布局。在中心城区边界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按照“南控、北扩、西延、东进”控制在519km2之内,人口规模控制在400 万人之内。优化与重组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形成“双核、一轴、多组”的空间结构,“双核”指城南区和城北区,“一轴”为连接城南区和城北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轴,“多组团”包括高铁组团、会展组团、机场组团、米东组团、八钢组团、三坪组团、西山组团。提升城南区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教体卫、旅游服务等为主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城北区综合服务、产业发展、开放平台等功能,为建设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 4 际城市奠定良好基础;重点建设会展片区、高铁片区、空港片区、高新区北区和古牧地片区、白鸟湖新区、米东化工园片区等六个市属空间组团,促进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优化。——培育“三副”。推进3个二级城镇建设与发展,形成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集聚的副中心。建设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城,规划人口为40万;在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建设南山旅游产业基地两个重点镇,规划人口分别为2-5万人。甘泉堡工业新城要以生态建设、产城融合思路建成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制高点;南山旅游产业基地借助旅游发展促进乌鲁木齐县城发展,建成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基地;达坂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带动“多点”。带动9个三级城镇、9个四级城镇的发展。羊毛工镇、三道坝镇、长山子镇、-1 万人;-。第四节产业发展战略格局——分区引导产业发展。“南部山区及农业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低碳风能、生态科技、农林牧业,借助产业发展带动重点城镇发展。提高农村区域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口入镇。“中心城区南部”,促进以商业服务、娱乐休闲、旅游服务、亚欧经贸合作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中心城区北部”, 布局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提升产业空间利用效率,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建设综合性产业发展区域(图 5-5)。——集群促成产业基地。经济技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