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嘉奖事迹材料
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创建青年文明号先进事迹材料 在英雄城南昌,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在历次重特 大灭火战斗中,他们是攻坚克难的铁拳 ; 在抗击冰冻雪灾战 斗中,他们是除冰开路的尖刀 ; 在抗震救灾战斗中,他们是 抢险救援的先锋。总是出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关 键时刻充分发挥了特殊作用,他们就是南昌市消防支队特勤 大队。
南昌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组建于 1984 年,现有官兵 128 人,XX年4月大队升格为正团职大队,下辖三个特勤中队。 建队 28 年来,大队先后 71 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 ;26 人次 被省部级评为先进个人,荣立集体二等功 1 次,集体三等功 3 次, 2 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4 人荣立个人一等功, 13 人荣立个人二等功, 85 人荣立个人 三等功。XX年起连续7年被团中央、公安部授予“全国青年 文明号” ;XX 年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建 设先进单位” ;XX 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公安消防部队 基层建设先进集体” , XX 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公安 基层单位”和“全省公安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 尤其是在 XX 年 2 月,大队先后被省公安厅评为 “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 “抗冻救灾先进集体”同时被省政府命名为“模范消防队” 荣誉称号 ; 同年 6 月份,特勤大队赴川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 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12 月被公安部 消防局评为“科技强警先进单位” ;XX 年 7 月特勤一中队党 支部被中央组织部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誉称号 ;XX 年 1 月,特勤一中队集体被评为 XX 年度“江西省十大法治 人物”。
一、思路决定出路,过硬班子带出过硬队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胡锦涛 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 话”总要求,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 荣誉要有新突破”的要求,以狠抓“两个重点” ( 部队正规 化建设和灭火执勤备战 ) ,打造“三型队伍” ( 知识型、专业 型、智能型 ) ,锻造“四种精神” (忠诚可靠的卫士精神、战 无不胜的英雄精神、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勇夺第一的拼搏 精神)为工作目标 ,叫响了“忠诚为民、 敢当先锋、攻坚克难、 再创新高”的口号。在日益丰硕的荣誉面前,特勤大队一般 人更加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了 “特勤典型之路怎么走 ?往什么方向发展 ?”的讨论,确立了 “灭火救援大尖刀队、创先争优的排头兵、战训人才的输送 地、精细化管理的示范园”的南昌特勤发展定位。
大队党委始终要求官兵做到“要以最高昂的精神状态, 最优秀的工作作风,最严明的纪律,最过硬的军事素质”展 现特勤人风采。树立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名党员就是 一面旗帜的意识, 做到党员、 干部、班长、士官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正发挥好 带头作用 ;士兵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 ; 在落实上 高标准,在行动上严要求,使每名官兵在思想上形成“我代 表特勤、我就是标兵”思想意识,真正做到“思想素质高一 筹,业务能力强一招, 开拓创新快一步, 奉献精神多一点” 。
二、意志决定品质,特勤精神铸就标杆品牌 为强化管理,大队依据部队条令和公安消防部队基层 建设“两个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了《义务兵士官量 化考评实施办法》 、《执勤岗位大练兵考评细则》 、《岗位大练 兵奖惩措施》 、《开展“六争做”模范评比标准》和《部队精 细化管理规定》 ,堵塞了管理漏洞,健全了竞争激励机制, 调动了全体官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中注重日常 工作抓具体,部队管理重细化,勤走、勤看、勤思、勤问、 勤分析, 从具体、 琐碎、习以为常的小事抓起, 从点滴入手、 在细处着力,把工作做在开展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正 是因为大队长期以来扎实细致地管理和教育,特勤大队被评 为建队
28 年来安全无事故先进单位,为大队营造平安和谐 的干事创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强战斗力水平, 源于常超的训练模式。 大队遵循 “层 面上求全, 形式上求活, 内容上求实” 的训练思路, 按照“艰 苦练”中砺硬功、 “特殊练”上出王牌、 “创新练”里立标杆 理念,制定了《特勤消防员等级达标体系》 。针对各类灾害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的不可预见性,大队根据季节变 换,组织了顶烈日、 抗严寒、 迎风雨、冒风雪的适应性训练, 提高官兵全天候作战能力。为解决大队临时性接待多、表演 多、任务多与保证训练时间相冲突的矛盾,大队采取“白天 耽搁晚上补、平时耽搁假日补、休假耽搁个别补”的训练策 略,认真落实好对每名队员的各项训练科目,真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