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汇编.doc

格式:doc   大小:22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汇编.doc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1/9/25 文件大小:2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汇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 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 可支配收入; ( 5)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一资本消耗补偿, 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
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 800 — 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 4 800 — 500= 4 300
(亿美元)。(2)从 GDP = C + I + G+ NX 中可知,NX = GDP— C — I — G ,因此净出口 NX =4 800 — 3 000 — 800 — 960 = 40 (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 T代表净税收即
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 BS = T — G,从而有T = BS + G= 30 + 960= 990
(亿美元) 。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
有说明间接税、 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
支配收入, 即 Yd=NDP—T=4 300—990=3 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 S=Yd—C=3310 —3000=310(亿美元)。
2.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 100+ ,投资为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 g = 200,政
府转移支付tr = ,税率t = 250。(单位均为10美元)
(1)求均衡收入。 (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 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 1200,试问: 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数额?
解:( 1 )由方程组 c= 100+
yd= y— t+tr
y= c+i+g 可解得: y=100+
#
2)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
kb=kg+kt=1 或 5+( -4) =1 ( 3)原来
(y —1+ tr) + i + g=1000,故均衡水平为 1 000。 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i=政府购买乘数 kg=1/(1-b)=1/(1-)=5 税收乘数: kt=-b/(1-b)=-/(1-) =-4
转移支付乘数: ktr=b/(1-b)=/(1-)=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为:△ y=200 1)增加的政府购买:△ g= △ y/kg=200/5=40 2)减少税收:△ t= △ y/kt=200/4=50 3)由题意有: 1 200= 100+ : 1 200 — (t +△ t) + t门 + i + (g + △ g),且厶 g=A t,解得:△ g = A t = 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 200 和税收 200 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3.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 c= 100 + ,投资i = 150 — 6r,货
币供给m= 150,货币需求L = — 4r (单位都是亿美元)。(1 )求IS和LM曲线;(2)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1 )由 y = c+ i,可知 IS 曲线为:y= 100+ + 150 — 6r 即:y= 1 250 — 30r 由货币 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 LM曲线为: — 4r = 150即:y= 750 + 20r
( 2 )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LM 和 IS 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 求解 IS 和 LM 方程而得,即
y= 1250 — 30r;y = 750 + 20r 解得:均衡利率 r= 10,均衡收入 y= 950
4. 假设货币需求为 L = — 10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c= 60亿美元+ , t = 100 亿美元,i = 150亿美元,g = 100亿美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 投资( 3)政府支出从 100亿美元增加到 120 亿美元时, 均衡收入, 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