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一、概述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 均为致死性感染, 但呈散发形式。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 仔猪和其他易感动物一旦感染该病, 死亡率高达 100 %, 成年母猪和公猪多表现为繁殖障碍以及呼吸道症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且近年来国外报道,猪、牛及绵羊发生本病逐年增加。在我国该病也广泛存在,并严重发病,尤其是猪的伪狂犬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二、病原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猪疱疹病毒属, 病毒粒子为圆形, 直径 1 50 ~ 180nm ,核衣壳直径为 105 ~ 110nm 。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 8~ 10nm 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伪狂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 37 ℃下的半衰期为 7h ,8℃可存活 4 6天, 而在 25 ℃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 10 ~ 30 天, 但短期保存病毒时,4℃较-15 ℃和-20 ℃冻结保存更好。病毒在 pH4 ~9 之间保持稳定。 5 %石炭酸经 2min 灭活,但 %石炭酸处理 32 天后仍具有感染性。 %~ 1 %氢氧化钠迅速使其灭活。对***、***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伪狂犬病毒 V 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伪狂犬病毒具有泛嗜性,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其中以兔肾和猪肾细胞( 包括原 I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系) 最为敏感, 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细胞肿胀变圆, 开始呈散在的灶状, 随后逐渐扩展,直至全部细胞圆缩脱落,同时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形成。细胞病变出现快,当病毒接种量大时,在 18 ~ 24h 后即能看到典型的细胞病变。实验动物也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在兔、1 日龄小鼠和组织培养之间对伪狂犬病毒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成年鼠与新生鼠相比有较强的抵抗力。虽然鸡胚对伪狂犬病毒不很敏感, 但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是最早用于病毒增殖和传代的方法。伪狂犬病毒基因组是线状双链 DNA 分子,大小约 150kb ,平均 G+C 含量高达 74 %, 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 由独特长区段、独特短区段及位于 US 两侧的末端重页眉... 页脚. 复序列(TR) 和内部重复序列(IR) 组成。三、流行病学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水貂、雪貂因饲喂含伪狂犬病毒的猪下脚料也可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实验动物中家兔最为敏感, 小鼠、大鼠、豚鼠等也能感染。关于人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报道很少, 并且都不是以病毒分离为报道依据。如土耳其及我国台湾曾报道有血清学反应阳性者。欧洲也曾报告数例因皮肤伤口接触病料组织而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有发痒,未曾报告有死亡。最新的报道见于 1992 年,在波兰因直接接触伪狂犬病毒而感染的工人,首先是手部先出现短暂的搔痒,后扩展至背部和肩部。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 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不少学者认为,其他动物感染本病与接触猪、鼠有关。在猪场, 伪狂犬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