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烈欢迎老师们和同学们
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
第12课 红军长征
复读教材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到1930年3月,,在全国建立了15个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惶恐不安。蒋介石为消除“心腹之患”,从1930年10月至1933年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围剿”与长征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过渡
一、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二、掌握长征的路线。
三、简述遵义会议的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
四、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及“长征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自读教材
项数
目数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0万
4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30万
7万
第五次
50万
8万
从这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看,有何共同特点呢?出现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原因呢?
辨读教材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的漫漫征途。
主观上:党中央领导人王明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客观上:蒋介石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的各项反动政策,如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全力围剿红军;法西斯统治的加强等。
“想想”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
二、红军长征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