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K12学习教育
中国画线描一一高二美术教案
素描教案
素描
目的:通过结构素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以线来造型的 能力,逐步掌握中国画的造型的专业语言。
要求:经过六周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结构素描的要领, 并使用这种语言用在造型方面,做到准确合理得当。
难点:学生由已掌握西画的素描基础,为线描为主的结 构素描,在观察方法、表示方法方面均有较大区别,如何由 明暗调子转化为以线为主的画法是主要难点。
过程:该学习节段计六周时间,第 1周讲授素描概述,
演示方法,第2周练习结构素描的写生,第 3、4两周在写 生对象方面加强变化,第 5、6两周,进行速写练习。
方法:以讲授、演示、练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一、素描的发展及技法演变概述
当今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对素描含义的理解各有所
见,但作为绘画艺术来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一观 念在美术界已成为共识。在高等美术专业的基础教育中,起 主导作用并作为各种造型艺术基础的依然是素描。
“素描”这一概念是西方绘画范畴的产物,是指绘画中 的单色画,是运用点、线、面、明暗艺术处理形体结构的最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基本的绘画。它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一门科学。
欧洲14、15世纪的美术创作多的壁画为主,造型富有 装饰时,以线描绘形体为主,往往人物和背景脱节, 16世纪
意大利有了美术学院,由现了正式的课堂
素描美术教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拉裴尔以及后来的提香, 他们作品解剖准确,结构关系很好, 到了 17世纪素描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荷兰的伦布朗, 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一些著名肖像画家,他们根据人物的 具体特点进行艺术创作,造型、比例结构准确,画面与环境 的刻画浑然一体,统一和谐,真实感人。画面人物与环境空 间的处理,光的运用已成达到理想的效果。 17世纪的素描已
经摆脱了 14、15世纪的装饰效果,形体的光色之中尚有线 的因素存在,人和背景的关系也更加统一和谐,从造型因素 来讲,这时期的素描和我们现在的素描有许多共同之处,已 经很成熟了。绘画艺术进入 19世纪,由于光学,色彩学的
产生和透视、解剖学的发展,这时期产生的印象派的素描具 有色彩感,并加强了画面的外光虚实的关系。
中国素描艺术的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我 国的素
描教学引进了俄罗斯 19世纪以后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 学体系,要求结构准确,整体感强,有体积感、色彩感、厚 重感、虚实空间感强,讲究透视,解剖关系的正确,这种方 K12学习教育
法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艺术家。但也有负面的影响, 那就是形式风格体裁内容的单一性。
K12学习教育
从美术史上来看,西方素描在基本规律,基本造型及教 学规律的要求方面大体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国家、背景、风 景风俗文化,以及习惯不同,因此作品的呈现的面貌也就在 所不同。德国从 15世纪的丢勒的画开始就比较强调结构, 颜色比较单纯,以质朴、真挚和鲜明的性格的描写为其特色, 力求忠实于对象,追求自我的精神感受。素描结构严谨、笔 法细致,线准确有力,形象性生动传神,人物刻画都具有鲜 明的个性特征,法国的素描作品在自然而然的方法中产生, 强调对比关系,重视人物情感和动势的描绘,线条优美轻重 颤动的线条表现由音乐般的节奏感和装饰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