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第一次作业一、填空 1、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 、经济、(社会)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 (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3 .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地域) 渊源和( 族体) 渊源等。 4. 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和( 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6. 民族( 融合)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7. 民族( 消亡) 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年5月 27 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9. 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0. 现阶段我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并存。二、单项选择 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 理论性 B. 学术性 C. 实用性 D. 政治性 2 .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发展 C 、民族之间矛盾 D .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3.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A .政治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化教育发展 D .社会发展 4. 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5.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A. 1954 年B. 1965 年C. 1978 年D. 1987 年 6. 民族(D),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 失去本民族的特征, 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 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 融合 B. 演变 C. 退化 D. 同化 7.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C )同化。 A. 自觉 B. 自由 C. 自然 D. 自愿 8. 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B )决定的。 A. 结构 B. 性质 C. 社会基础 D .发展规律 9. 2005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A. 平等 B. 团结 C. 互助 D. 和谐 10. 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互助与互利 D. 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 1.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 信息综合方法 C. 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 定性分析方法 E. 定量分析方法 2. 孙中山在 1924 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BCDE )。 A. 血统 B. 生活 C. 语言 D. 宗教 E. 风俗习惯 3. 民族发展包括(BCD ) 等。 A .原生态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E .次生态发展 4. 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A. 自然因素 B. 民族自身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经济因素 E .政治因素 5.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 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 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 民族间通婚情况 E. 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四、辨析题 1 .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 2.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对) 3.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4 .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5. 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五、论述题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44 第二次作业一、填充题 1. 民族问题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