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来稿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来稿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10/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来稿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来稿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作者简介:李昇,男,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石刻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功用价值不必赘言,历代学人对石刻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用力颇多,仅建国以来的相关著作就有百种之多。当前,全国社科规划办似乎也有意对搜集整理石刻文献的课题予以支持,尤其是近三年,每年至少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相关课题立项,如2013年的《七至十世纪朝鲜半岛汉文石刻整理研究》、《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和《荆楚碑刻文献的集成整理与研究》,2014年的《山西民间信仰石刻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明清山西碑刻题名收集整理与研究》、《陕西道教碑刻搜集、整理与研究》、《贵州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等,2015年的《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碑刻文献集成与研究》、《武陵山区宗教碑刻实录整理与研究》和《武当山道教碑刻收集、整理与研究》。如此众多的石刻文献整理课题的立项,表明了国家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然而整理出的石刻文献著作要么很难出版,要么出版后无人问津,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石刻文献整理方法上的问题,导致出现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精力整理出的石刻文献不被人认可的尴尬局面。笔者曾经参与业师杜海军教授主持的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广西石刻文献总集整理》(A080039)和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桂林石刻总集辑校》(10FZS019),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已结项并出版,回首这几年整理石刻文献的艰辛历程,觉得有必要将我们的经验教训陈述出来供学界参考,同时也希望近几年及以后立项的石刻文献整理国家课题能后出转精,做出更大的成绩。 石刻文献整理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应该是访求原碑,其功用之一是能访求到稀见石刻。拿桂林石刻而言,明代张鸣凤《桂胜》收录488件桂林石刻,清代谢启昆《粤西金石略》收录了427件,当代桂林博物馆、桂林石刻博物馆编的《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第9-13册《广西桂林卷》专门收录了756件桂林石刻拓片,桂林市文物管理所于1977年编印的《桂林石刻》更是整理了1447件桂林石刻,经过前人多年的搜集整理,桂林石刻按道理来讲应该是搜罗殆尽了,但我们经过访求原碑却又找到了44件未被发现整理的古代桂林摩崖以及23件碑刻,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石刻,比如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刊的《包裕撰重修广西省城碑记》,此碑记载了桂林城重修原委、参修人员以及物资消耗等情况,是继宋代王安石《桂州新城记》之后另外一则记录桂林城重修的历史材料,这对于研究桂林城规模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碑在今人熟知的桂海碑林之中,按常理而言,此碑早就应该被人发现整理,但事实上《桂林石刻总集辑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是第一部发现并整理此碑的著作。可见,访求原碑才能搜全前人遗落的石刻,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难吃力的工作,但却是石刻整理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石刻整理者仅仅坐在图书馆、博物馆内整理拓片所无法达到的成就。
(《桂林石刻总集辑校》封面) 功用之二是可坐实碑刻所在之地。指出碑刻的出处是石刻整理著作中的一种不变体例,在古代还有专门的碑目之书,分地或专记一地之碑具体在什么地方,然而整理者不访求原碑,仅仅依据拓片的来源或其他资料来断定石刻出处,则往往会出现错误。例如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