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小组策划书指导老师:邵志强小组成员: 罗艳杰、罗云静、王娜、宋晶杰、张晓萌、赵俊梅、杜冰山、刘培新一、理念概述在刚步入大学阶段,学生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适应能力不足,与原来朋友分离,面临交新朋友的问题,学生间彼此不了解。在进入大学后,在兴趣认识,自我认识方面产生很多问题,在学习上也会产生迷茫,对周围环境产生失望、迷惑问题,对大学的路也不知所措,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支持,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理论依据 1、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在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发展为目标的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2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3、“认知行为理论”相信人是理智的和自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伊利斯指出,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不是直接的,而是受制于过程中的思想信念。信念合理积极,则反映也合理积极。信念有偏差谬误, 则反映也会有问题。通过找出谬误信念,重建合理思想,情绪及行为问题亦可获得解决。我们希望通过练习设计、游戏及小组讨论,让组员明白个人思想往往会影响情绪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从而协助组员开放思想,以及减少因一些非理性观念带来的情绪不安和困扰。 4 、人本主义理论相信人的内在价值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实现是人类的终极价值,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三、小组目的 1、协助小组成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协助小组成员之间彼此交流和了解,广交朋友,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3、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4、在以后生活中,加强团队间的凝聚力、信任感。 5、能为大学以后的发展拟定一个很好的规划。四、具体目标使大学生适应生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自信,为以后大学生活做一个良好的规划。五、小组对象大学生(以大一大二为主)。六、小组简介小组性质:成长与发展小组。小组人数: 5-10 名。举行时间: 2013 年5月19号18:00---21:00 地点:安阳师范学院社工实验室。招募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找认识的人,发传单。七、具体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初识活动时间: 2013 年5月 19号 18: 00---19:10 地点:和鸣楼 B110 主要目的:营造小组氛围,促进组员了解主要负责人:罗艳杰、宋晶杰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 5分钟介绍小组的任务,目标澄清组员目标领导者 10分钟组员间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及对小组的期望) 互相认识领导者 15分钟游戏——“你画我猜”工作者将组员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将事先准备好的词语给每组其中一名组员看, 但不要让其他人看到。看到词语的组员用画画的形式向自己的组员表达,看哪一组先猜到。游戏中要让每个组员都有执笔的机会。游戏结束后,猜到词语多的一组为胜,负的一方集体表演节目。活跃氛围纸、笔领导者 10分钟邀请组员简单说出对这次游戏的感受及意见。测试结果,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