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一) 车险更充分体现了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从第一份汽车保险保单第三者责任险保单到政府强制责任保险, 再到汽车保险局的成立或未得到赔偿判决基金建立, 再到无过失责任保险, 无不体现了车险为保障受害人因车险损失能得到赔偿而做得努力。当然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但是国外各大保险公司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在防灾防损上, 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而当客户出险时, 保险公司会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方便, 比如在定损前, 预先赔付, 还有在客户修车时提供替代车服务, 这不仅给受害者以赔偿, 更体现了保险公司的人性关怀, 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此, 国外很多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是负利润, 而是依靠资本市场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的。而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还是把车险业务当作一块重大利润来源,当客户出险时, 保险公司找理由拒绝赔付, 拖延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国外保险公司, 有时即使不在赔偿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酌情予以补偿。(二) 车险费率厘定因素众多而各国侧重不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各发达国家的车险费率厘定均由多种因素决定,基本上都包括:车辆保养情况、行驶区域、车型、历史赔付纪录、年行驶里程数,驾驶人年龄、职业、性别、驾驶年限、投保人不动产拥有情况、信用记录和结婚年限等等。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 其侧重点也不同。美国是一个倡导法治和自由的国家, 且注重尊重人的个性, 而美国人行事又较为散漫, 所以美国的车险费率厘定更多考虑人的因素, 同一辆汽车, 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同, 保险费率可以相差 3倍。而日尔曼人的行事谨慎是世界有名的, 德国的车险出险率非常低, 因此德国车险定价中车型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变动幅度最高可达 2700% 。中国车险费率厘定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且自 2003 年1月1 日起实行自主费率,由于中国车险发展时间短, 而各大保险公司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因此国家保监会应该从各保险公司收集车险数据, 借鉴发达国家的车险要素费率体制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出合理的指导价格,供各保险公司参考。从 2003 年1月1 日起我国将进行车险制度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车险产品的市场化和建立以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为主的新型监管体制。具体来说, 就是车险产品由“现行的统一条款和统一费率体制”向“保险公司自上开发伞险产品和自我厘定丰险费率”转变;由“监管部门制定条款与费率并监督其实施”向“以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以非现场监管和预警为主, 重点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边际、保护被保险利益和提升本国保险竞争力”转变。( 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一、车险业务的重要地位在财产保险业务中, 车险业务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地位是其他任何业务都不可替代的。 2001 年, 全国共有 11 家保险公司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车险保费收入 亿元, 占总保费收入的 %, 同比增长 %;已决赔款为 亿元,未决赔款为 48. 5 亿元, 赔付率为 %。 2002 年1至8月, 全国车险保费收入 亿元, 己决赔款为 亿元, 赔付率为 %。车险业务主要特征是:(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 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 ①机动车辆保险已成为影响财产保险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