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牧歌》.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牧歌》.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21/11/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牧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草 原 牧 歌
[教学目标]
1、学****民歌的概念,了解民歌大致的分类。
2、了解蒙古民歌的分类和风格特点,感受美丽草原的辽阔、宽广。
3、认识无伴奏合唱。
[教学重难点]
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电脑、屏幕、投影仪、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剩下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在音乐方面,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文化、语言不同,生活****惯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
那么,什么是民歌呢?
1、民歌的概念(展示PPT)
民歌是人民群众的歌,民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而成的一种歌曲形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民歌的分类(展示PPT)
民歌根据其内容、作用、风格特点、演唱场合、演唱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各地。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
特点: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歌唱方式有一领众或众人齐唱。
欣赏歌曲 《川江船夫号子》(片段)
山歌——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等地区,歌曲内容极为丰富。
特点: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常见的种类有信天游、山曲、花儿、客家山歌。
欣赏歌曲 陕北信天游《兰花花》(片段)
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片段)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民间俗称“小曲”。
特点: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段灵活,节拍规整﹐节奏感鲜明。
欣赏歌曲 云南小调《猜调》(片段)
山东民间小调 《沂蒙山小调》(片段)
3、讨论了解
问:同学们,民歌的这三种分类在曲调、节奏、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展示PPT)
二、蒙古民歌
1、展示PPT,创设情境
播放乌兰托娅演唱的歌曲《天堂》,PPT同步显示草原风光的图片。
(随着悠扬、宽广、风格浓郁的歌声响起时,多媒体同步展示草原的各种风光图: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奔腾的骏马、欢叫的牛羊、蒙古包、摔跤的汉子、劳作的牧人、套马杆、马头琴……)
2、讨论分析,引入主题
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这是一首蒙古族歌曲。蒙古草原地域宽广辽阔,蒙古族人民喜欢骑马、狩猎,他们无论是在放牧、劳动时,还是在休闲、娱乐中,都喜欢引吭高歌,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3、蒙古民歌分类(展示PPT)
长调民歌——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如《牧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
短调民歌——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对称,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区。(如《银杯》《嘎达梅林》(宴歌、婚礼歌等)
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一首内蒙古的长调歌曲——《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