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
 
 
吕修艳
【摘要】音乐学科作为初中学段的一门必修课,承载着学校美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音乐学科“学”与“考”的分离,使得音乐素养的评价缺少指标、量表标准的客观尺度,既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音乐学习的情况,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难以进一步开发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评价策略
G622                           A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初中学段,每位任课教师往往都同时带同一个年级十几个班的音乐课,有的甚至还要兼带几个年级的音乐课,班级多,学生多,上课多,特殊情况下还要接管别人的基础年级,这样就造成许多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音樂课,还叫不出几个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名字,更谈不上对他们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分析了。作为一名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了20年一线教师,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以七年级音乐为例,谈一谈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的策略实施构想。
首先,诊断性评价到底有何具体实际的意义?对初中音乐教学有何指导意义呢?
对初中音乐素养开展诊断性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已具备音乐素养水平,还能以此结果指导日常音乐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已有的的音乐素养,培养发展学生新的音乐素养,体现在音乐自我发展需要,音乐审美感知与体验以及音乐文化理解几个方面,形成了结合学科的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根据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生成,构建符合学生学段能力水平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对七年级的学生音乐素养的诊断性评价,是在七年级音乐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进行鉴定,更是为了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便指导接下来的整个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
根据评价的结果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评价的结果予以真实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音乐专业特长与兴趣爱好,检测学生基本的演唱能力,根据学生的水平开展分层次教学,针对性地进行唱歌教学研究,指导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特长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有效开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合唱团、民乐团、管弦乐团、舞蹈团、话剧社等;随着艺术测评纳入中考成绩政策的出台,结合中考方案,对评价结果认真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补差补缺,发挥专业学生的特长,发展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发动没有特长爱好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以及班级集体活动。真正做到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了解了初中音乐诊断性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就要了解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的具体内容。七年级作为初中学段的基础年级,学生毕业于不同的小学,他们在音乐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特长方面均存在着整体与个体的差异。在开学伊始对他们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诊断性评价,设计评价量表与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技能展示、知识反馈等形式,针对学生反馈出来的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水平,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艺术中考的评价方案,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
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已具备的音乐核心素养水平,主要体现在学习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