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11/15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当代文学: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20XX 年8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等发布的《20XX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 力报告》显示:20XX年,中国大陆共有520家出版社的24757种20XX年版中文 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收藏系统。 相比于其他门类的中文图书, 当代文学作品具有
更高的受欢迎程度。
截至20XX年8月,贾平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等 30多个语种,
意大利语版《带灯》获得克拉里丝・阿皮亚尼(Claris Appiani )翻译大奖。麦 家的作品在20XX年以后横扫欧美市场,单是《解密》就卖出了 34种版权。苏州 大学教授季进说, “我把麦家在海外的成功称为‘麦家现象’, 其中的经验非常 值得我们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江凯表示, 根据翻译作品数量和研究数量两者或者其
中之一超过 5 篇的标准, 莫言、 苏童等关注度高, 刘慈欣、 麦家的作品较受欢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建彬认为:“目前,莫言、余华、残雪等人在海外已经成为
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
除了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实力派作家,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也被翻译至海外,
受到海外读者关注。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影响力虽然在不断加强, 但仍存在“逆差”。 从数据上
看,《20XX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当年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
文学、 艺术类出版物进口量为 万册, 出口量为 万册, 进出口比为
: 1。这一方面源于中国文学开放、包容、主动拥抱世界的姿态,积极引进
外国作品,产生巨大的输入量 ; 另一方面则与当代文学翻译质量、版权代理、传
播渠道以及读者习惯息息相关。
中国当代文学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如何在走出去的同时,
真正“走进去”是摆在作家、出版界和翻译界面前的新课题。
有意识培养优秀翻译人才
近年来, 中国科幻小说不仅风靡世界各国, 更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 屡屡获
奖。刘慈欣的《三体》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先后斩获“雨果奖”。不仅普通
2
读者,扎克伯格、奥巴马等人也是《三体》的粉丝。季进认为,成功的翻译是这
部作品在海外广受好评的原因, “ 《三体》 的成功特别得益于它的译者刘宇昆把
小说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地道的英文科幻小说。”
翻译是当代文学走向海外的第一个环节, 美国翻译家顾爱玲认为: “中国文
学在海外的传播,首先需要好的译者。”
目前,优秀译者和译作还有待增加。刘江凯认为,翻译过程中,中国文化元
素流失和被改写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些译者为了迎合西方审美, 存在“曲解”故
事的情况。 除此之外, 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 翻译不算作学术成果也导致一
些专家学者对文学翻译的积极性不高。
“当代文学的丰富性有时超出了西方读者所能理解和想象的范畴。 他们对中
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选择有局限性。 在技术性层面, 如何把语言、 文化的转换
完美融合起来,也极具挑战性。”季进说。
某种程度上说, 优秀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 决定了未来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能
够走多远。“海外真正能够深切理解中国文化,熟悉当代文学的译者还很不够。
现在从事当代文学翻译的译者, 相当一部分是海外的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