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奇妙的树芽.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奇妙的树芽.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21/11/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奇妙的树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奇妙的树芽
——作文的观察和描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我在3月份七(2)班的一节作文课上。“最近两天,你们发现校园内的树有什么变化吗?”我的问题把学生给问住了。沉默几秒钟后,一个声音飘过来:“好像发芽了。”一句话似乎提醒了大家。我见一些学生有了反应,又追问道:“这些芽是什么样子的?”马上有个声音回应道:“尖尖的”。接着又有同学补充道:“上边尖,下边圆,根部粗大。”“不对,上下差不多粗,只是上边有一点尖”。……
我见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了对话中,便进一步问道:“这些芽是什么颜色的?”“绿的。”“不是,是深红色的或褐色的。”“不对,是白色的。”“不是,是灰色的,那白色的好像是外层的毛毛。”这些学生个个喜形于色,为杨树的新芽的颜色问题回忆着、争论者。
见此情景,我向学生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说:“刚才的问题没有记清没关系,一会儿咱们出去看一眼,落实一下。而且,我再提一个新要求——会儿出去观察时,想想这些新芽像什么,杨树的其他部分是什么样子的,你的感受是什么。把这些情况看清、想清之后回教室。”
学生一听要去看杨树,都兴奋起来了,说笑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直奔操场。我也跟着他们来到了操场上。只听到一个学生说:“这个树芽,远看是褐色的,再近些看有些发红,来到树前就可以看清深红外壳里包着的白色嫩芽了,再仔细看还能看到
白色的绒毛中透着的黄绿色。”另一个同学接着说:“这个芽还真是上尖底圆呢!”接着又听到更多的声音:“这芽是不是有点像小红枣呀?”“我觉得它们像一串串的红灯笼。”“我觉得像我们老家的棒槌。”“我觉得像咖啡豆。”“像圣诞树上挂着的圣诞礼物。” ……过了一会儿,大家带着勃勃的兴致回到了教室。看得出学生们被杨树深深吸引了,对它产生了喜爱之情。
我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刚才大家说的‘树芽像什么’,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大家明确是“比喻”之后,我又问道:“这些比喻用得都合适吗?”片刻回忆之后,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提醒道:“我们用比喻时,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应该有相似的地方。‘比喻’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所写的对象写得生动形象的好方法,但不能随便用,要根据所写对象的具体特点而定。比如你们刚用过的杨树的新芽‘像小红枣’、‘像小船’就比较贴切,因为枣和船都有一头是尖的。”然后我又问道:“为了使描写生动形象,还可使用什么修辞方法?”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我强调说:“和比喻一样,使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方法也要注意抓住所描写对象的特征。”
我不失时机地补充说:“人们常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波涛写之。那么树的精神写不出,我们可以用光影写之,以心灵感之,以意义寓之。刚才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下观察杨树,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觉得在金光灿灿之下,灰白的树干上增添了一丝绿意与生机。”“我觉得那几棵苍劲的杨树在阳光的映衬下,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