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影子戏的落实与发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影子戏的落实与发展.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2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影子戏的落实与发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影子戏”的落实与发展
 
 
苏畅 周萍 宋梅华 罗无双
摘 要:幼儿园中的“影子戏”体现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寓教于乐,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潜力。如何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本研究中,“影子戏”作为表演游戏中一个重要形式,包含皮影戏、手影、头影等各种影子。通过不同物体对光线的遮挡呈现出各种生动的影子,“影子戏”的精髓就在于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影子来表演“戏”,需要教师培养幼儿在光怪陆离的奇妙世界中用影子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关键词:影子戏;表演游戏;传统文化
:J8:A:2096-0905(2020)08-00-02
影子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选材简单、指导方便,能丰富儿童的多种感官体验,儿童可以看、听和表演,通过自主创编,自主表达的方式,
获得身心机能、社会认知、艺术鉴赏、语言表达、科学探究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综合发展,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传统文化与“影子戏”
所有“影子戏”的表现形式中,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就要数皮影戏了。皮影戏中所蕴含的曲艺形式、制作工艺等诸多特质无一不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且皮影戏也因地区的不同呈现的诸多的种类而各有特色,很多地区的特色皮影戏也已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皮影戏中的故事情节、人物造型、服饰图案花纹等,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无论是逼真的人物造型还是富有感染性的表演和故事情节,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精神文化内核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
二、“影子戏”在幼儿园表演游戏中的落实
(一)开展范围具有普遍性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95%的教师对“影子戏”的认识一般局限于传统皮影戏,都能够认识到“影子戏”在儿童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根据访谈和观察发现,83%教师在实践的活动中为幼儿设置过皮影戏、手影活动等相关的游戏活动,并且也在实践中鼓励过幼儿尝试用新的方式进行个人的表达,例如肢体动作、语言台词、故事情节的少量改编等。
(二)落实方式欠缺系统性
手影和皮影戏往往都借助主题活动进行开展,教师一般教给幼儿基本的操作要领,如示范几个比较常见的手影,更多的时间给予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机
会。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较少,“影子戏”虽然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开展但是在幼儿园的活动占有比例较小,持续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主题活动结束后相关的游戏活动也随之结束,开展容易流于形式。[2]
不少教师在访谈中反映传统皮影戏的剧本离幼儿的生活实际较远,并且唱腔复杂,虽然对剧情感兴趣,但是兴趣的持久性较低,教师也不容易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发现新的游戏兴趣以及增长点,缺乏更好地推进游戏活动开展的依据。
“孩子们是很喜欢影子的,自从有一次给孩子们讲了手影之后,总能看见在阳光好的地方看见孩子在玩手影,户外活动中也很喜欢玩踩影子的游戏”,从教师的访谈中,能够看出教师能够认识到儿童对于影子的兴趣,但是如何将其系统化地融合于教学中,融合于儿童的游戏中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游戏材料缺乏丰富性
在调查中,个别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在走廊墙面、班级墙面装饰和区角中经常见到京剧脸谱、中国结等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创元素,但却很少见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