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介绍
第一页,课件共32页
主要内容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数据分类编码方案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背景意义
第二页,课件共32页
!!
不能缺少
科学数据共享活动涉及科学数据的汇交、分发、服务和应用环节,也涉及科学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环节。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对某种类别的数据作层次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赋予特定代码,以达到对该种数据类别或其分类结果在语义上无歧义理解。
科学数据分类编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识别主题数据集的内容属性,将主题概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转化为分类编码语言;实施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并能按类别开发利用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共享
一、背景意义
第三页,课件共32页
一、背景意义
数据集内容可以从不同的属性进行划分:
疾病分类,ICD--促进死亡率统计指标的可比性;
图书文献分类、学科分类,中图法--组织藏书排架;
业务属性,数据集分类--高层进行数据归并和信息组织。
体现--数据集内容的主题属性
第四页,课件共32页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集的内容,围绕数据产生过程中所容纳的一系列主题描述展开。
主题成为数据集分类与编码的内容属性之一,同时,数据集若体现机构、学科、病种等属性,也要做为内容的分类标识属性。
一、背景意义
第五页,课件共32页
内容二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数据分类编码方案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背景意义
第六页,课件共32页
标准研究意义
本标准就是对医药卫生科学数据主题数据集进行分类和编码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分类和编码标准制定的指导性标准。
确立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原则与方法,指导和规范各数据资源建设单位研究和制定各类共享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推动和促进科学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第七页,课件共32页
标准内容
封面
目次
前言
引言
名称
(略)
(略)
第八页,课件共32页
(略)
(略)
第九页,课件共32页
1)系统性原则
综合考虑数据主题一致性,按其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化排列,确保类目唯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减少冗余。
2)实用性原则
满足数据集分类编目的简便性、可操作和通用性需求和数据集查询的一致性理解。
3)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分类体系框架适应数据集不断丰富的内容和日益增长的种类与数量。
第十页,课件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