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中国画法研究》吕凤子.doc

格式:doc   大小:4,818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画法研究》吕凤子.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1/27 文件大小:4.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画法研究》吕凤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画法研究》吕凤子
LT
中国画法研究
一 用笔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约在公元前二千多年的时候, 我们祖先已经使用兽毫制作的笔作画了1。最初的笔是怎么制作的不知道,只知道在战国以前是用木管、鹿毫和羊毫制作的,战国时可能已有竹管兔毫笔2,汉到魏晋是杂用竹管、木管、兔毫、羊毫及鼠毫制作的3,隋唐以后才普遍使用竹管兔毫、羊毫笔4,清代嘉庆以后才风行长锋羊毫笔。兽毫的性能:鼠、鹿毫强,兔毫健,羊毫柔。由于各种兽毫笔的性能不同,使用时就有难易。毫健的容易使用,毫强和毫柔的都不易使用,但毫强、毫柔合制的笔就又容易使用,最难使用的是长锋羊毫笔。
过去制笔法到现在仍旧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国时期的韦诞法5。法以强毫为柱,柔毫为被。被毫又分心、副,而以健毫为心,软毫为副。柱毫、被毫是用两种不同的兽毫制作的(如用鹿毫为柱,羊毫为被),心毫、副毫则有时用两种不同的兽毫制(如所谓兼毫),有时用同一种而异强弱的兽毫制(如用兔肩毫为心,其他部分毫为副)。旧传笔有尖、圆、齐、健四德,用韦法制笔是比较容易做到四德具备的。另一种是唐代的诸葛法
6。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笔叫做无心散卓笔。它既不用柱毫,也不分心副,而是用两种或一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的,也能做到尖、圆、齐、健。凡是能够做到尖、圆、齐、健的笔就易于使用。
笔是否易于使用,又和握笔的方法有关系。旧握笔法最适用的要算拨镫法7。就是大指按着笔使它向前,食指挽着笔使它向后,中指钩着笔使它向右,名指、小指重迭抵着笔使它向左。这样,笔在指中,跟着指动,只要指一紧握,指力便可直达笔尖,如果能够更进一步使腕力、臂力直接运到笔尖,那么,任何不易使用的柔毫就都可以自由运用了。
怎样使腕力、臂力直接到达笔尖呢?现在讲我的“用笔”即用力的方法。先讲怎样运用腕力。手指紧紧地握笔不动,肩和上臂也不动,肘部不妨搁在桌子上或其物面上,但腕必空悬,让它可以任意转动没有障碍,这时通过笔的就完全是腕力。次说怎样运用臂力。手指紧紧地握笔不动,腕也不动,并把它悬起和肘相平,只让肩和全臂
绵裹铁”或“绵里针”的圆线条,就从最初模仿刀画起一直到现在都被认为是中国画的主要线条了。
圆线粗的叫琴弦,细的叫做铁线,最细的叫做高古游丝。游丝最初仅见于春秋战国时代金银铸器上11,从汉人一度仿效楚画用于漆画以后12,就很少看见,所以叫它作高古。无论是琴弦,是铁线,其初每一图中都只许用一种线条,唐代以还,才看见两种线条同时用在一图一形中,也有在一条线上分别粗细的,例如韭叶,兰叶描。到了南宋,由于作者善用方笔;到了元代,由于作者善用渴笔,遂有混合用方、圆、粗、细、燥、湿等线条构成的画,用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情绪。这种在一图一形中的线条逐渐变成多种多样,应该承认是勾线技巧的进步吧。
连接线条的方法,所谓“连”,要无笔不连,要笔断气连(指前笔后笔虽不相续而气实连),迹断势连(指笔画有时间断而势实连),要形断意连(指此形彼形虽不相接而意实连)。所谓“一笔画”13,就是一气呵成的画。“风趋电疾,意在笔先
”,意即迅速地一气呵成。“体格精微,笔无妄下”,则是指从容地一气呵成的意思。
五代荆浩说:“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朴的意思)不华,如飞如动。”14荆浩写神镇山松树几万本,“用笔”既熟,所以能够“运转变通”,“如飞如动”,不自觉地随着情意在活动,而使所画线既不专以浑朴胜,也不专以娟媚胜,到达所谓“神化”即通俗称“一片神行”的境界。这境界无疑是每个练习“用笔”的人都希望到达的。可是绝不可忘却画的目的是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意义的,那些空炫勾线技巧,专以玩弄笔墨为目的的,如过去某些文人画家和金石家,这是学者应该知戒的。
结 束 语
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这是中国画的特点。所以中国画最好要用能够自由传达肩、臂、腕力的有弹性的兽毫笔来制作,用手指或其他毛刷等作画,只能构成一种缺少变化的线条,它不能用来代替兽毫笔。
表现某种感情的画,一定要用直接抒写某种感情的线条来构成,说表现任何内容的中国画都应该用最美的没有粗细变化的圆线条来构成也是片面的。
成画一定要用熟悉的勾线技巧,但成画以后一定要看不见勾线技巧,要只看见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个形象。不然的话,画便成为炫耀勾线技巧的东西了。
二 构图(上)
立意 为象
构图在这里是指创作全部过程,即以计划到实践,从“立意”、“为象”到“写形”、“貌色”、“置陈布势”等实践说;这是最广义的构图。现在就按这程序先说“立意”和“为象”。
“立意”、“为象”是说作者对于现实事物有了某种理解,某种感情,准备用具体的形象把它表达出来。即有了画题,准备造作可以表达题旨的具体的形象。这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