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解析.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解析.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9/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解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解析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解析
中国证监会于2007年8月14日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在8月15日发布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准则》和《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又于8月24日发布了《证券市场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工作。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出台,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有关内容给大家作解析。
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的背景、监管思路、监管体制问题
(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起草、制定及发布的过程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的任务。按照会议要求,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及单位组建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小组。按照有关安排和部署,中国证监会负责起草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充分听取有关各方的意见后,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并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准,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工作。
(二)推出公司债券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的比例过低,截止到2006年,包括股票、企业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国债在内的直接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201>.62%;二是直接融资中,以企业作为发债主体的企业债权融资规模较小,%;三是企业债权融资中,公司债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从成熟市场来看,截止2005年6月底,美国债券市场余额已达到26万亿美元,,是其国内银行贷款余额的5倍,占同期美国GDP比重210%。其中公司债券占到美国整个债券市场余额的20%左右。(不包括央行票据),是我国去年年底股票市值的2/3,是国内银行贷款余额的1/5,占我国去年GDP比重为28%。其中企业债券仅占到中国整个债券市场余额的5%左右。我衡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匹配,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金融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司债券的监管思路
总体而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体现了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公司债券监管体制的指导思想。即,从过去行政管制下的额度制和审批制过度到市场化的核准制;要建立以发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公司债券市场体系以及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债券受托管理人等市场化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识别风险、分散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功能,避免由政府承担解决偿债问题的责任。
(四)我国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监管体制
近年来,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有关方面也加快了改革步伐,以项目债为主的企业债发行规模有了增加,还推出了短期融资形式的企业融资券,但总体看,现有的企业债券发行和监管制度不能适应大力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需要。由于发行企业债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实际上是项目债的概念,因此实行了严格的额度审批制和项目审批制,在利率、期限、定价等方面均有严格的限制,同时还要求强制担保。这些要求,对以项目债为主的企业债来说是必要的,但却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对公司债市场的需求。
因此,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债券管理体制。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要放松行政管制,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司债券监管体制,从过去行政管制下的额度制和审批制过度到市场化的核准制。
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债券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应对公司债券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从公司债券属性上看,公司债券本身是证券的一种,因此,我国《证券法》将其纳入证券监管的范畴。而在成熟债券市场上,尽管各国的具体监管内容方式、渠道和模式不尽相同,但其对债券市场一般都是在统一的证券监管框架内进行的,如美国对公司债券市场的监管是由证监会来实施的,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泰国)对债券市场的统一监管也是由证券监管部门实施,因此,应该由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债券监管的实践方面,几年来,我会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及市场监管上已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并形成了基本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流程。由于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核准制和保荐制,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