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鹄衣坝村.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鹄衣坝村.doc

上传人:825790901 2016/7/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鹄衣坝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章概述一、概况城关镇鹄衣坝村共辖五个合作社, 544 户, 2003 人。耕地面积 269 2亩( 其中水田 379亩)。全村年经济总产值 9 万元, 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0 元。经济收入主要以高山花椒、核桃、河坝萝卜、蔬菜为主。近年来,鹄衣坝村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已经完成“5· 12”灾后重建任务。 268 户重建,维修 276 户,村级组织活动室已经建成并已投入使用,支部村委有了议事阵地,学****活动场所,各室内完善了远程教育、广播专栏等设施,能正常发挥各地功能作用。村庄主要巷道正在硬化之中, 计划 2012 年达到全面覆盖。村民大力发展桃产业,现有花椒面积 460 亩, 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鹄衣坝村基础设施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 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较强;农户居住相对集中, 发展潜力较大, 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组织、思想、民情等基础。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鹄衣坝村位于城西 5 公里, 212 国道在村中而过,交 2 通便利,环境优美。鹄衣坝村海拔 980 米, 年平均气温 17℃, 无霜期 300 天, 年平均降雨量 800mm , 属典型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鹄衣坝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土资源, 使这里植被良好,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桃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 1 、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 、甘建村[2002]88 号《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3 、建标[1993]732 号《村镇规划标准》 4 、国家及甘肃省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 5 、县委发[2006]36 号《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二、规划原则和目标 1 、规划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 3 泛动员, 全面发动, 逐步把鹄衣坝村传统产业改造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 把鹄衣坝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 把鹄衣坝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力争用 3 年时间, 村年产值增加到 600 万, 村民年纯收入增加到 4000 元以上,把鹄衣坝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规划原则(1)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2 )坚持既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又立足当前,体现针对性的原则。(3 )坚持规划高起点,一步到位,分步建设的原则。(4 )坚持以人为本,专群结合,尊重群众意见的原则。 3 、规划范围与期限(1 )规划期限按《陇南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鹄衣坝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 5 年,即 2012-2017 年。(2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村庄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村民社会保障规划、制度及管理规划等方面。 4 第三章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 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亮化工程、给水工程、绿化工程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生活居住之地。一、功能布局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率, 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村中心活动场所设休闲广场、公共设施( 村级组织活动室、学校、卫生室) 等,便于村民学****议事、休闲、医疗; 村内道路两边进行绿化; 排水通过暗渠, 由村主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白水江。二、基础设施规划 1、村内道路巷道完成全部硬化, 入村处需建入村大门一个,硬化两处公共活动场所 4300 平方米,活动场所配置健身器材五套,尽快把鹄衣坝文化大院投入使用。 2、村内两条洪沟治理: 两条洪沟全长 5000 米。已上报主管部门,需及时得到治理。三、给水工程规划 5 1、现有水渠一条, 全长 6 公里, 需做过水路面 20 处防泥石流流入渠中。 2 、抽水灌溉设施一套需修复。四、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 、改水改厕。根据村庄临近白水江,积极引导村民结合“一池三改”改建新型卫生厕所, 建好畜厩, 为群众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垃圾箱(桶) 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大于 70 米,并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点。每半个月清理一次,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3 、环卫队伍建设。确定专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