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录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
作者: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著名诗人。
写作背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 ,作者晚唐统治者十分不满。
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大为愤慨。“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讲授新课
①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歌女。
④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注 释
讲授新课
诗歌大意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冷清。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
讲授新课
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以及无助之情。
诗歌主旨
讲授新课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讲授新课
①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②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③逐臣: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④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⑤可怜:可惜。虚:徒然。前席: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⑥苍生:指百姓。
⑦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