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南京古代规划思想.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古代规划思想.doc

上传人:aqlsxc66 2021/12/3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古代规划思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南京古代规划思想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
南京于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
从周代至明清,有三种思想体系影响中国古城规划:即传统礼制的思想体系,重环境、求实用的因地制宜思想体系以及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具有悠久历史的南京古城,在其规划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些思想。《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制度,则是礼制观念的集中体现,它对城邑规模、规划形制、城邑数量、布局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王城形制,它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州属县,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皇城及宫城的布置完全继承历代都城规划而又加以发展。首先南京古城继承“城为重城环套”的传统营国形制,采取了“四重城廓”布局方式,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整个明京城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而后环以广阔的外廓,皇城并未在六朝、南唐宫室的基础上修建,而是位于原金陵城东门外,偏在应天府南隅,主要考虑风水、形胜等因素。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主要宫殿均在一条轴线上,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南京古城以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全盘规划的主轴线,规划重心在城东,以皇城为核心的政治活动呈西北延展之势,城中南部以秦淮河两岸地带为经济活动区,它处于政治活动区的半怀抱之中。从各区的综合配置关系看,颇有严谨的礼制规划秩序且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格局很明确。明清时代,城市建设上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不断相融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发建设成更为灵活自由的布局形式。南京城市是我国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