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12/4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 气候系统概述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
、陆地表面、冰雪
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
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太阳辐射。
3,下垫面: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
,也是最可变的部分。
.大气圈概述
1 .大气的组成
(1)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级悬浮其中的液态和
固态杂质所组成。
其余含量很少o
(2) N2> O2、Ar合占大气总体积的99. 96%,
(3)①不可变成分
A、主要成分:(c>300ppm) N2>。2、Ar、C02
B、次要成分:(0. Kc<20ppm) Ne、Kr> Xe、CM H2>
n2o> co
②可变成分:(c<0. lppm) 03> NH3> N02> S02> H2S> H20
(4)温室气体
①组成:C02> CM、Q0、O3、NO?、SO2、H2S
②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强烈
吸收地面辐射,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
(5)污染物:S02> H2S> CO、NH3
(6)从地面开始,直上90km处,空气主要成分(除水汽、臭 氧及若干污染气体外)的比例基本不变,在90km以下,可把 干洁空气当成Mr=28. 97的单一成分来处理。
(7)水汽
①来源: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及植
物的蒸腾作用。
②时间变化:夏季多于冬季。
③空间变化:低纬度暖水洋面和森林地区的低空水
汽含量最大;高纬度寒冷干燥的陆面上,含量极少。
垂直方向:随高度增加水汽含量减少。
(8)臭氧
①形成:A、
+ 0
02
H——太阳短波辐射(波长《・2 的紫外线)♦ 叩八
5 4U
03
B、有机物氧化及雷雨闪电的变化。
②分布:从10km开始递增,在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
别明显,在20r30km处达到最大值(既有足够的又有
足够的0),再往上递减,到55km处极少都被光致电离,
含量很少)
③作用:大量吸收紫外线,使03层增温,影响大气温度的 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形成臭氧保护层。
(9)大气气溶胶粒子
①定义:
大气中悬浮着的固体、
液态微粒。
②来源:自然界、人类活动
③作用:固体微粒: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对云和
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散射、漫射、吸收部分太阳辐射;
减少地面辐射外溢;使大气能见度 变坏。
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和冰晶等凝结 物):使能见度变坏;减弱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对
气候影响很大。

层次
高度
温度
特征
密度、气压、水汽
散逸层
高,稔定
粒子高速运动,地心引力小,粒子呈散逸状态.
典(成)层(暖层)
中间层顶~800皿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增高
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有两个强电高层5、F层)
中间层
平流层顶、85kB
随高度升苗而迅速下降
有强烈垂直运动,水汽含量极少,无云层,有D电离层

平流
逆温层
3O、55kn
随高度升商而显著升高
由于有03大量存在,形成显著暖层,水汽含量极少,

同温层
对流层顶~30kn
保持不变(略有上升)
受地面影响很少,气流较平程

层顶(摩C2J®)
随纬度而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下降
有垂直对流运动,气候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水汽集中


上层(6knT层顶)
低纬(17'18kD)

中层(2~6ta0
中纬 (10^12kn)
摩擦层(:2tao)
高纬(8^9101)
1
r
贴地层(O~2b)
注:气温直减率(气温垂直梯度)Y:气温每增加100m,气 ℃
即:丫 ° C/100m
clZ
第二节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
气象要素:表示大气属性和大气现象的物理量。
(1)定义:
(2)实质:
(3)单位:
空气的冷热程度。
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①我国规定:用摄氏度(℃)温标
②理论研究:绝对温标(K) ③绝对温标(T)与摄氏温标(t)的换算关系:
(4)表示:
2•气压(P)
(1)定义:
(2)计算:
(3)意义:
百叶箱中干球温度
T=t+273. 15^t+273
大气的压强。
P干萼(其中M为面积A上的大气质量)
静止大气中任意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面积 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