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强化党员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内监督的最主要力量。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党员民主监督是党内监督体系的一部分,与其他形式的监督一起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民主监督既是党员权利,也是党员义务。在党内生活中,一些党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其中既有党员自身的原因,也与党内相关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要激发党员监督的动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内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得以实现。要建立健全党员民主监督的实施制度,将党员民主监督的内容、对象、程序等具体化。要落实党员的权利保障制度,党组织要维(转自:. 千 叶帆 文摘:强化党员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护党员在监督过程中的权利,防止出现对党员的打击报复行为,使党员能充分体现在党内的主体地位。
一、落实党内信息公开制度
党内事务等基本信息的公开是党员知情权的体现,也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发挥监督作用的前提。少数领导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隐藏得比较深,甚至能够“带病提拔”,这与单位内部的“暗箱操作”、一些事项公开不够有关、党员职工对单位内的重要决策不知悉有关,自然缺失监督的可能。当前,一些党员之所以监督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党员的党内知晓权落实不够有关。2021年9月,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对基层党务公开的意义、内容、程序和方式等作了规定,要求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组织管理和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用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事务要向党员公开。20________年11月,《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________-20________)》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增强党内生活透明度。中央充分认识到党务公开的重要性,以制度作为保证,督促各级组织按规定进行事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于党内监督而言,党员的这种知情权一定要得以落实,监督才不会流于形式。
从实践看,已有的党务公开基本能够保证党员对党组织活动以及党内重大事项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党务公开的执行和落实仍然不够理想,一些单位只是程序化地公开若干信息,有些公开的内容比较笼统,信息量不大。有的单位对于公开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或者是有选择性的公开一些内容,对党员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矛盾的事项进行回避,使得党员不能全方位了解自己所在党组织的情况。党内相关制度规定,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的渠道,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内事务问询等方式使党员了解情况。事实上,这些制度没能很好地得到执行,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搜集信息的动力不够,还停留在党组织告示什幺就去了解什幺,单向度的信息通报机制不利于党员深入获悉党内重要信息。其实,党务公开只是党内信息公开的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还应探索党内信息公开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只要不涉及党内的秘密,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规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党的领导干部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的述责述廉报告应当载入廉洁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