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汉字简化和字源.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字简化和字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字简化和字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字简化和字源发信人: headstream ( 小楼昨夜听风雨), 板面: ZJUOnline 标题: 汉字简化和字源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Wed May 4 16:55:37 2005), 转信汉字简化和字源· 方舟子· 一、海外有人把简化汉字当成共产党的专利。实际上, 汉字简化运动在共产党当政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 即使是国民党政府, 当初也试图推行简化字, 只是由于没有后来共产党政府的号召力而半途而废。至于后来国民党出于“凡共产党支持的我们就反对”的政治目的, 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反对、攻击、毁谤简体字,在台湾及海外遗毒至今,甚至于两年前《世界日报》还长篇登载《简化字就是红卫兵》这种贻笑大方的文章,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共产党对汉字简化的主要功绩, 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于知识界和民间的汉字简化运动转化为国家政策,积极推行,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目前大陆使用的简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的, 以后虽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为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197 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在报刊上试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宣布废除。至今海外一些攻击简化字的文章, 所举的例子往往都是这个方案的, 他们以为它还在大陆通行, 其对简化字之无知, 由此可见。最可笑的,莫过于香港导演李翰祥曾在《世界日报》上登文说, 汉字简化后, 他的名字就成了“李汗祥”, 不由让他汗涔涔下。“翰”何时又曾简化为“汗”来着? 李导大概把某位大陆人写的错别字也当成简化字,白出了一身汗。建议简化字的反对者都先去学学简体字, 再来发表高论。否则, 支持简体字的人大体都懂繁体字,而反对的人却对简体字一窍不通,这架还怎么打? 反对汉字简化的一个理由,是繁体字符合汉字造字规则,虽然难写, 却要比简体字容易认。其实汉字演变到楷书, 不管繁、简, 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个字的由来, 至少也必须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 而教儿童认字的小学教师, 哪会有这样的功力?即使有水平高超的小学老师, 能把某个字为何这么写讲得头头是道, 又岂是小学生能领会得了的?用繁体字的各位平心静气地想想, 自己当初认字时有多少字是通过了解字源才记下的?恐怕绝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记硬背记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记硬背, 当然是笔划较简单的简体字好记好认好写。有一些简体字, 本来是古字, 比繁体字更符合造字规则, 我举两个例子。先说“众”字。简体的写法是三个人叠一块, 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写法, 甲骨文就已经这么写了, 就是《周语》所谓:“人三为众。”非常地好认好解释。可是繁体字的“众”字, 有多少人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写?原来它的下部, 实际上也是三个“人”, 只不过变了样了, 不说还不容易看出来;而上部呢, 根本就是写错了, 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横着的“目”,《说文》解释说:“目, 众意。”我琢磨它的意思, 大概这个“目”应该是“纲举目张”的“目”,也就是网孔。网孔密密麻麻的,确实是“众意”。既然“三人, 众意”,“目”也是“众意”, 未免重复累赘, 去掉这个含义不明显而且写错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吗? 再来看“从”字。简体的写法是两个“人”字并在一起,这也是“从”的最古老写法, 也见于甲骨文,取“两人相从”之意。繁体的“从”可就不太好解释了,它的右上角,是两个“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