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银行贷记卡业务风险来源、成因与防控随着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商业银行为了巩固市场份额, 提高盈利能力,纷纷进入银行贷记卡市场,不断创新银行贷记卡的功能。由于贷记卡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 其金额支付是通过电子数据划拨或压单完成, 而且贷记卡业务流程复杂, 涉及环节众多, 风险存在于贷记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随着商业银行贷记卡业务的发展, 贷记卡业务风险亦日益凸现, 主要体现在逾期三期以上的透支增加, 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呆账, 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 采取针对性措施来研究和防范贷记卡风险, 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因此, 各商业银行在发展贷记卡业务时, 如疏于贷记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贷记卡风险会不断显现。笔者认为, 商业银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针对性措施来研究和防范贷记卡风险, 以促进贷记卡业务的稳健发展。贷记卡业务风险来源(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持卡人信用不良、违约拒付而产生的坏账风险。由于贷记卡是免担保、免保证金、免抵押品的信贷方式, 当持卡人经济状况恶化时,发卡银行不可能通过变卖抵押品求偿。因此,信用风险是贷记卡最主要的损失来源。从形成因素来看, 贷记卡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 第一, 持卡人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 经济状况恶化, 没有能力偿还信用卡透支; 第二, 持卡人恶意透支,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第三, 持卡人利用国内各银行缺乏信息共享的个人信用体系的状况, 多行授信,所得授信额度远远超过其偿还能力。(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贷记卡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外部欺诈风险,产品及业务作业风险、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风险等方面内容。欺诈风险是因诈骗所产生的风险,包括欺诈性申请和欺诈性交易。所谓欺诈性申请是指欺诈者盗取他人身份信息而申请开户贷记卡, 欺诈性交易是指欺诈者盗取卡片或卡片上信息进行刷卡。产品及业务作业风险是贷记卡经办人员未按规定流程操作, 甚至擅自减少程序或逆程序操作, 使初审流于形式, 放松客户准入条件。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风险是计算机系统出了故障而导致贷记卡授权无法进行或由于模型或策略的贯彻执行程序出错而导致决策错误。(三)经济周期风险宏观经济运行遵循一定的周期性,即要经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失业率上升, 导致许多消费者更多地靠贷记卡贷款消费, 而且更多的消费者可能因失业而无力偿还账款, 导致坏账率上升, 信用风险加剧。由于经济衰退是系统性风险, 因此无法通过大数法则来化解和分摊, 因此银行的坏账损失会普遍上升。如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 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已产生 10000 亿美元的信用卡坏账,给美国的经济、金融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卡坏账大量上升的可能性要加强研究,予以高度重视。贷记卡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一)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缺乏个人信用中介机构, 贷记卡的资信调查工作只能依靠发卡银行自身的力量解决, 持卡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银行贷记卡业务的风险。一是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 缺少一个全国性的、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发卡银行往往根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