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ppt

格式:ppt   大小:54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1/12/12 文件大小:5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一、概述
(一)涵义
在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目标幼儿的目标行为,并记录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借以了解目标幼儿行为模式的一种方法。
第一页,共34页。
时间间隔
规律性间隔--事先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比如以观察30秒、记录30秒的时间间隔。
随机性间隔--随机选取观察时段,并以相同的时间观察目标,比如一个小时随机选取某一分钟观察,一天观察次数不等。
第二页,共34页。
(二)适用时机

帕顿按照社会性发展水平将游戏进行分类:无所事事、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幼儿行为相当频繁
第三页,共34页。
合作 分享
谦让 帮助
攻击、偷窃、说谎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
第四页,共34页。
(三)主要特征
---详细的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固定--某名幼儿
观察行为明确--攻击性行为
观察时间固定--观察多长时间
第五页,共34页。

迅速且客观记录幼儿身上的目标行为,比如幼儿合
作行为

选取特定行为的幼儿
第六页,共34页。
(四)优点与不足

观察前,明确定义行为,提高取得资料的信度。
可以同时观察多名幼儿
针对同一名幼儿的特定行为可进行多次观察
有助于观察和记录发生频率高的行为
第七页,共34页。

观察准备工作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仅能获得各类行为发生的次数或频率,无法了解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
只能观察到目标儿童的外显行为,无法了解其行为发生的背后原因及因果关系
不适于观察发生频率低的行为
第八页,共34页。
二、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准备阶段
观察过程
资料整理分析
第九页,共34页。



:观察时距、时距间隔、观察次数以及观察的期程

(一)准备阶段
第十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