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近期, 我国华北、西北等夏播马铃薯主产区降水偏多, 丰雨期与马铃薯开花至块茎膨大的易感病生育期吻合度高, 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十分有利, 且田间菌源充足、主栽品种抗性差, 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华北、西北大部将偏重流行, 局部地区有大流行的风险, 发生面积达 1500 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为 8 月上中旬,在西北大部和内蒙古西部为 8 月中下旬。一、病害普遍发生早,部分地区病情重 7 月上旬以来, 华北和西北等地陆续见病, 中心病株始见期早于上年和常年,内蒙古、山西分别比上年早 8 天、 10 天;河北比常年早 15天, 接近上年; 甘肃比偏重发生的 2007 、 2009 年早 10- 15天, 常年发病较重的定西分别比上年和常年早 35 天和 15天。8 月初各地调查病株率,一般田块为 %-10% ,内蒙古兴安盟、杭锦后旗和河北承德围场及甘肃临夏严重田块达 20%-45% , 山西忻州、甘肃定西个别田块达 90%-100% 。二、种植品种和方式对病害流行有利据统计, 目前我国夏播马铃薯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陇薯、青薯、晋薯、克新、新大坪、庄薯、冀张薯、大西洋、荷兰薯等, 其中有约 6 成的品种抗病性差; 且华北和西北马铃薯产区较为集中, 区域内连年种植,田间管理较为粗放,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为害。三、天气条件十分有利病害的发生流行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 我国华北大部、西北东部等地 8 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未来 10 天( 8月6日至 15日)有 30- 60 毫米降雨, 天气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扩展和流行十分有利。当前正是夏播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严峻形势, 各级植保机构要切实做好病情监测, 及时掌握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动态, 密切关注当地天气情况, 准确发布病情预报和警报, 指导农民科学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受气候适宜、品种抗病性差等因素影响,今年东北、华北、西北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早, 截至 8月1 日累计发生 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 22% 。8 月份天气条件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 主要产区偏重至大流行态势比较明显。一、当前发生面积大、病情较重今年 7 月以来, 受雨水多、田间湿度大、品种抗性差等因素影响,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早、蔓延速度快,目前已在北方主产区普遍发生。截至 8月1 日,甘肃、陕西、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区) 累计发生 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 22% 。甘肃省发生 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 % 。发病田平均病株率 % 。发病较重的清水、张川、通渭、宕昌等县平均病田率 % ~ % , 病株率 % ~ % , 清水县病叶率达 % , 重于去年。陕西省累计发生 万亩。榆林市靖边、定边、府谷、绥德等县大田平均病株率 5%~ 68% ,其中靖边县病株率达 68% 、病情指数达 ;延安市零星见病。宁夏自治区发生 万亩。病害发生蔓延速度快,固原市原州区个别早熟品种从见病到普遍发生仅 3~5天时间, 田间病株率一般 1%, 病情指数 , 发病中心病株率达 80% 。山西省发生 万亩。大同市调查, 平川地病田率 85% 、病株率 55% ,病叶率 35% ~ 40% ,丘陵地病田率一般为 30% ,病株率 10% ~ 15% 、病叶率一般为 10% 。河北省发生 107 万亩。承德市调查,发病地块平均病株率 10% ~ 15% , 最高病株率 35% , 分散种植地块发生严重。内蒙古自治区发生 57. 6 万亩。呼伦贝尔市扎兰屯7月29 日调查, 病株率为 23% ,病叶率平均为 10% ,最高达 90% ;锡林郭勒盟 7月21 日调查, 发病率一般 10% , 太仆寺旗重发地块达 15% 以上;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7月 24 日调查, 病株率 100% 、病叶率为 10% ~ 20% 。黑龙江省发生 万亩。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哈尔滨等地平均病株率 % ~ % 。二、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危害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8 月份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未来 10天,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等地将出现较明显降雨, 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近几年来,在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较为频繁,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条件有:气候条件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耕作与栽培措施